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汪遵 〔唐代〕
西河
花貌年年溺水滨,
俗传河伯娶生人。
自从明宰投巫后,
直至如今鬼不神。
白话文翻译:
每年花儿盛开在水边,
传说河神娶了人间女子。
自从明宰(明宰相)投身巫术之后,
直到现在鬼神都不再显灵。
注释:
- 花貌:花的容貌,指花朵的美丽。
- 年年:每年,表示时间的重复性。
- 溺水滨:水边,意指花儿盛开的地方。
- 河伯:传说中的河神,掌管河流的神祇。
- 生人:指人间的女子。
- 明宰:指明理的宰相,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位历史上的宰相。
- 投巫:投身于巫术,可能是指使用巫术进行占卜或祈祷。
- 鬼不神:鬼神失去了灵性,不再显现。
典故解析:
“河伯娶生人”是流行于民间的传说,河伯在古代被视为水神,常与人类的情感故事联系在一起。这里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达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同时,诗中提到的“明宰投巫”可能指历史上某个特定的事件或人物,暗示政治与信仰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遵,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风貌及人情冷暖,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对巫术与鬼神信仰的变化有关,反映出对传统信仰的质疑与批判。
诗歌鉴赏:
《西河》以水边花貌为引子,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然而,诗中却逐渐转向对河伯与生人爱情故事的深刻反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通过“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信仰的怀疑:当政治权力开始干预自然与人心时,神明的力量便不再显著,鬼神的信仰也随之动摇。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失落感,也隐含了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诗中语言简洁却富有深意,展示出汪遵对人生和自然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貌年年溺水滨:每年花儿盛开在水边,描述了一种自然景象,传达出生命的循环与美好。
-
俗传河伯娶生人:引入民间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河神与人类的结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自从明宰投巫后:暗示历史的变迁,政治的影响对信仰与自然的干扰。
-
直至如今鬼不神:强调这种干扰的后果,鬼神失灵,反映出信仰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花与水的意象比喻美好与柔弱的生命。
- 对仗:前后句对比鲜明,形成强烈的反差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感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信仰的怀疑与对自然的思考,反映了人类在社会变革中的迷茫与失落。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美丽与短暂,人生的无常。
- 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流动,反映自然的变化。
- 河伯:象征神秘与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河伯”是什么角色?
- A. 河神
- B. 鬼神
- C. 诗人
- D. 除妖者
-
诗的主题主要关注什么?
- A. 传统信仰的坚守
- B. 政治对信仰的影响
- C. 花的美丽
- D. 人生的快乐
-
“自从明宰投巫后”中的“明宰”指的是什么?
- A. 明朝的宰相
- B. 明理的宰相
- C. 明亮的宰相
- D. 明智的宰相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汪遵的《西河》更加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关系,展现出不同的思想深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