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北海》

时间: 2025-01-19 16:40:08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臣曾此作缧囚,
茹血衣毛十九秋。
鹤发半垂龙节在,
不闻青史说封侯。

白话文翻译:

这位汉朝的臣子曾在这里被囚禁,
在十九个秋天里,衣衫沾满了血迹和毛发。
他的白发半垂,身份如龙般尊贵,
却未曾在青史中听闻他封侯的事迹。

注释:

  • 缧囚:指被囚禁的人,缧是绳索的意思,囚则是被关押的意思。
  • 茹血:形容衣服沾满了血,表示经历了痛苦或战斗。
  • 龙节:指龙的节气,象征高贵和尊贵的身份。
  • 青史:指史书,历史上的记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遵,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简练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背景可能是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或是对某位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对忠臣孝子的崇敬与对不公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咏北海》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汉臣的囚禁经历,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哀。诗句开头提及“汉臣曾此作缧囚”,便揭示了历史的沉重,仿佛在提醒我们那些曾经为国家殚精竭虑的人们,最终却可能遭受不幸。接下来的“茹血衣毛十九秋”,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剧的深度,十九个秋天的煎熬,血与毛的意象,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绝望。

“鹤发半垂龙节在”,诗人在这里对被囚者的身份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虽然他年老体衰,白发已生,但他的身世依然如龙般尊贵。这一对比,意在反映出即使身份尊贵的人,也可能遭遇不公的命运。最后一句“不闻青史说封侯”,则让人感到一种历史的遗憾,英雄的事迹未能被后人铭记,反映出诗人对忠臣的惋惜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层次分明,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思考,展示了汪遵对历史的敏感与深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臣曾此作缧囚:指曾经有位汉朝的臣子在这里被囚禁,揭示了历史的沧桑。
  2. 茹血衣毛十九秋:描述囚禁期间的艰辛,衣服沾满了血,暗示经历了许多苦难。
  3. 鹤发半垂龙节在:表现出囚禁者虽然年老,但其身份依然显贵,形成对比。
  4. 不闻青史说封侯:指出这个人的英雄事迹未能在史书中被记载,感慨历史的遗忘。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囚禁者的尊贵身份与其悲惨命运进行对比,增强情感深度。
  • 意象:如“鹤发”、“龙节”都具有象征意义,表现出尊贵与无奈。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惋惜,反映出忠臣虽有高贵身份,却难逃被遗忘的命运,传达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缧囚:象征被囚禁的忠贞,反映出历史的残酷。
  • 茹血:表现出经历的苦难,象征着为国捐躯的忠诚。
  • 鹤发:代表年老,象征着过往的荣耀与如今的悲惨。
  • 龙节:象征高贵的身份,反映出忠臣的尊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臣”是指哪个朝代的臣子?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2. “茹血衣毛”中“茹”字的意思是?

    • A. 吃
    • B. 喝
    • C. 服
  3. 诗中“不闻青史说封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失落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汪遵的《咏北海》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怀,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苦痛;而汪遵则更集中在个体命运的无奈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以上内容为《咏北海》的详细解析与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