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万汇阳春吐秀》

时间: 2025-01-01 12:33:54

万汇阳春吐秀,争如雀舌含英。

先天一气社前升。

啖出昆仑峰顶。

要得丁公煅炼,飞成宝屑窗尘。

蜜脾神用脱金形。

送与仙翁体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万汇阳春吐秀 夏元鼎 〔宋代〕

万汇阳春吐秀,争如雀舌含英。先天一气社前升。啖出昆仑峰顶。要得丁公煅炼,飞成宝屑窗尘。蜜脾神用脱金形。送与仙翁体认。

白话文翻译:

万物在阳春时节展露生机,争相吐露芬芳,但怎比得上雀舌茶那含苞待放的英姿。在春社之前,先天气息开始升腾。仿佛从昆仑山峰顶啖食而来。需要得到丁公的锻造炼制,才能飞升成宝屑般的窗尘。蜜脾的神效能脱去金形,将其送给仙翁以体认其妙。

注释:

  • 万汇:指万物。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吐秀:展露生机。
  • 雀舌:一种名贵的茶叶,形状似雀舌。
  • 含英:含苞待放的英姿。
  • 先天一气:道教术语,指宇宙初始的元气。
  • 社前:春社之前,即春分前后。
  • 啖出:吞食,此处指吸纳。
  • 昆仑峰顶: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 丁公:古代传说中的炼丹家。
  • 煅炼:炼制。
  • 宝屑:珍贵的碎屑。
  • 蜜脾:蜜蜂的脾脏,古人认为有神奇功效。
  • 脱金形:脱去凡俗之形。
  • 仙翁:仙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元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感受到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该诗可能创作于春日,表达了对自然生机和道教修炼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日观察自然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时,结合道教修炼的理念而创作,旨在表达对自然之美和修炼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万物生机为背景,通过“雀舌含英”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结合道教修炼的理念,如“先天一气”、“丁公煅炼”等,表达了对修炼境界的向往。诗中“啖出昆仑峰顶”等句,运用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整体而言,诗歌融合了自然观察与道教思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修炼之美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汇阳春吐秀”:描绘春日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2. “争如雀舌含英”:以雀舌茶为喻,展现自然之美的独特之处。
  3. “先天一气社前升”:引入道教理念,表达先天气息在春社前升腾。
  4. “啖出昆仑峰顶”:运用神话元素,增添神秘色彩。
  5. “要得丁公煅炼”:提及炼丹家丁公,表达修炼的必要性。
  6. “飞成宝屑窗尘”:形容修炼成果的珍贵。
  7. “蜜脾神用脱金形”:提及蜜脾的神奇功效,脱去凡俗之形。
  8. “送与仙翁体认”:将修炼成果送给仙翁,以体认其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争如雀舌含英”,将雀舌茶比作含苞待放的英姿。
  • 拟人:如“万汇阳春吐秀”,赋予万物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先天一气社前升”与“啖出昆仑峰顶”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融合了自然观察与道教思想,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修炼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修炼之美的独特感悟。

意象分析:

  • 雀舌:名贵的茶叶,象征自然之美。
  • 先天一气:道教术语,象征修炼的起点。
  • 昆仑峰顶:神话中的仙山,增添神秘色彩。
  • 宝屑窗尘:形容修炼成果的珍贵。
  • 蜜脾:神奇功效,象征修炼的神奇效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雀舌含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名贵的茶叶 B. 春天的花朵 C. 鸟类的舌头 答案:A

  2. “先天一气社前升”中的“社前”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春分前后 B. 夏至前后 C. 冬至前后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丁公”是做什么的? A. 炼丹家 B. 农夫 C. 画家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豪迈情怀。
  • 宋代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融合了自然观察与人生哲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夏元鼎的《西江月·万汇阳春吐秀》:前者豪迈奔放,后者含蓄内敛,但都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中国道教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