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传已有代者补之作诗见寄因次其韵》

时间: 2025-01-04 10:55:38

清时民讼简,尺素半偷闲。

岐路将迎里,人情喜怒间。

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

小艇春洲晚,归寻天姥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近传已有代者补之作诗见寄因次其韵 李光 〔宋代〕 清时民讼简,尺素半偷闲。岐路将迎里,人情喜怒间。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小艇春洲晚,归寻天姥山。

白话文翻译:

在清平的时代,民众的诉讼简单,我半偷闲地写信。在迎接新任的路上,人们的情绪在喜怒之间变化。像舄凫一样随意远行,像辽鹤一样自知归途。傍晚时分,小艇在春洲上,我归去寻找天姥山。

注释:

  • 清时: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 民讼简:民众的诉讼案件简单。
  • 尺素:指书信。
  • 偷闲:偷得片刻闲暇。
  • 岐路:分岔的道路,这里指迎接新任官员的路上。
  • 舄凫: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自由自在。
  • 辽鹤:传说中的仙鹤,比喻归乡。
  • 天姥山:山名,位于今浙江省,传说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诗词背景: 李光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期,诗人因新任官员的到来而有所感触,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清平时代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归乡的渴望。诗中“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自由远行的向往和对归乡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 首句“清时民讼简,尺素半偷闲”,点明了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闲适心情。
  • 次句“岐路将迎里,人情喜怒间”,描绘了迎接新任官员时的复杂人情。
  • 第三句“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远行的向往和对归乡的期待。
  • 末句“小艇春洲晚,归寻天姥山”,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归乡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中的“舄凫”和“辽鹤”。
  • 对仗:如“清时民讼简,尺素半偷闲”中的“清时”与“尺素”。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清平时代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归乡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乡的深情。

意象分析:

  • 舄凫: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 辽鹤:象征归乡的愿望。
  • 天姥山:象征理想中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舄凫”象征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 B. 归乡的愿望 C. 理想中的归宿 D. 复杂的人情 答案:A

  2. 诗中“辽鹤”象征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 B. 归乡的愿望 C. 理想中的归宿 D. 复杂的人情 答案:B

  3. 诗中“天姥山”象征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 B. 归乡的愿望 C. 理想中的归宿 D. 复杂的人情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王维《送别》: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李光的《近传已有代者补之作诗见寄因次其韵》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李光的诗更多了一份归乡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李光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