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南禅师真赞》
时间: 2024-09-19 22:03: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龙南禅师真赞
作者:黄庭坚 〔宋代〕
我手何似佛手,日中见斗。
我脚何似驴脚,锁却狗口。
生缘在甚麽处,黄茆里走。
乃有北溟之鲲,揭海生尘。
以长觜鸟啄其心肝肺,乃退藏於密。
待其化而为鹘,与之羽翼,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自为炉而熔凡圣之铜,乃将图南也。
道不虚行,是谓无功之功。
偏得其道者,一子一孙而已矣。
得其者,皆为万物之宗。
工以丹墨,得皮得骨。
我以无舌,赞水中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可以理解为:
我的手与佛的手相比如何呢?在阳光下看到的斗柄。
我的脚与驴的脚相比又如何呢?锁住了狗的嘴。
生存的缘由究竟在哪里?在黄茆的田野中行走。
就如北海的鲲,翻动海水生出尘埃。
用长嘴的鸟啄击它的心肝与肺,最终它隐退藏匿于密处。
等待它化作鹘,给予它羽翼,九万里之遥则风便在它的下方。
自己成为熔炉,将凡人与圣人的铜熔炼,最后想要飞向南方。
道理并非虚无飘渺,这就是所谓的无功而功。
偏偏得道的人,只有一子一孙而已。
得到道理的人,都是万物的根源。
工匠用丹墨,得到的只是皮和骨。
我则以无舌来赞美水中的月亮。
注释
- 黄茆:黄茆是指一种植物,象征着生存的土壤与根基。
- 北溟之鲲:鲲是传说中一种巨大的鱼,象征着巨大的潜力和变化。
- 道不虚行:强调道理并不是空洞的,真正的行动是有意义的。
- 无功之功:指的是不需刻意追求的成就,似乎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居士,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极高,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黄龙南禅师真赞》是黄庭坚对黄龙南禅师的赞美之作,体现了他对禅宗哲理的理解与推崇。禅宗强调内心的觉悟与自然的和谐,这首诗正是对这种思想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黄龙南禅师真赞》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手和脚的比喻引入,暗示人类的身体与佛的境界之间的差距。接着通过鲲和长嘴鸟的形象,描绘了从潜伏到飞翔的过程,象征着人从无知到觉悟的心路历程。
诗的中段提到“自为炉而熔凡圣之铜”,突显了个人修炼的过程,暗示通过自我反省与实践,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最后的“我以无舌,赞水中月”,则显示出一种超越语言的境界,暗示真正的领悟不在于言辞,而在于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示了黄庭坚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融会贯通,同时也反映出其个人的修行与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手何似佛手,日中见斗:手与佛手的对比,反映出人类的无知与局限。
- 我脚何似驴脚,锁却狗口:驴脚与狗口的比喻,暗示人类在世俗的束缚中难以挣脱。
- 生缘在甚麽处,黄茆里走:探讨生存的根源,呼唤人们回归自然。
- 乃有北溟之鲲,揭海生尘:鲲的巨大象征,暗示潜力与变革的可能性。
- 待其化而为鹘,与之羽翼:化为鹘的过程,暗示成长与蜕变。
- 道不虚行,是谓无功之功:强调真正的道理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落实于行动中的。
- 偏得其道者,一子一孙而已矣:得道之人少,显现出追求真理的艰难。
- 得其者,皆为万物之宗:得到真理的人拥有万物的根源。
- 工以丹墨,得皮得骨:工匠的努力只得到表面与形态,未能触及本质。
- 我以无舌,赞水中月:无舌的赞美,指向一种超越语言的直观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手、脚与佛、驴的对比,展现人类的局限性。
- 象征:鲲、鹘等象征变化与成长的潜力。
- 对比:工匠的努力与得到真理的难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哲理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意义与觉悟的过程。通过对身体、自然与道理的反思,黄庭坚表达了对佛教哲学的理解,强调内心的觉醒与自我修炼的重要性。诗歌以形象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结合,展现了个体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孤独与奋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鲲:象征潜在的巨大力量与变革的可能。
- 鹘:象征着自由与飞翔的灵魂。
- 月:象征着清澈与真理,反映内心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北溟之鲲”象征什么? A. 无知
B. 巨大的潜力
C. 迷失
D. 世俗的束缚 -
诗中“我以无舌,赞水中月”的意思是: A. 语言的表达是最重要的
B. 真正的悟道在于内心的感受
C. 赞美水中的月亮
D. 需要用舌头才能表达观点 -
诗中“道不虚行”强调的是: A. 行动没有意义
B. 理论与实践应结合
C. 只需空谈理论
D. 行为无关紧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同样探讨佛教哲理,强调空与有的关系。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黄龙南禅师真赞》与《静夜思》:两者在意象上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前者侧重于哲理的探讨,后者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