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秋恨》

时间: 2025-01-04 06:48:38

佳期春过又秋残。

说今年。

更明年。

何似西风,偏欲惹愁牵。

海雁一声灯半落,向巫山,便为云、也枉然。

枉然。

枉然。

复何言。

被又单。

枕又寒。

蟋蟋蟀蟀,汝何苦、恼却人眠。

难将心事,吹堕到君边。

容似黄花身似露,谁信道,到如今、直恁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佳期春过又秋残。
说今年。更明年。
何似西风,偏欲惹愁牵。
海雁一声灯半落,
向巫山,便为云也枉然。
枉然。枉然。复何言。
被又单。枕又寒。
蟋蟋蟀蟀,汝何苦恼却人眠。
难将心事,吹堕到君边。
容似黄花身似露,
谁信道,到如今直恁般。

白话文翻译:

良辰美景已是春去秋来,
今年已过,明年又将来。
何必让西风,偏偏牵动心中愁苦。
海雁叫声,灯光照中半落,
望向巫山,云彩也只是徒然。
徒然,徒然,还有何话可说?
被褥单薄,枕头又冷。
蟋蟀在鸣,何苦扰人入眠?
难以将心事,随风送到你身边。
就像黄花和露水,
谁能相信,至今还是这般。

注释:

  • 佳期:美好的日子,通常指节日、约会等。
  • 西风:指秋风,象征着凋零与思念。
  • 海雁:指候鸟,象征离别与归期未定。
  • 巫山:巫山云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爱情和思念。
  • 蟋蟀:蟋蟀鸣叫,常与秋季相联系,传达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生于乱世,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细腻深沉。

创作背景:

《江城梅花引 秋恨》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秋天是凋零的季节,诗中蕴含着深深的忧伤。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几句回顾春季的美好,随后转向秋天的萧瑟,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感。在“何似西风,偏欲惹愁牵”中,西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象征,牵引着诗人的思绪,愁苦随之而生。接着,海雁的叫声和灯光的半落,象征着孤独与离别,增添了诗的凄凉气氛。重复的“枉然”加深了失落感,似乎一切努力都显得无用。最后,蟋蟀的鸣叫与心事的无处倾诉,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诗人内心的压抑与孤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佳期春过又秋残:表达春天过去,秋天来临,时间流逝的无奈。
    • 说今年。更明年。:感叹时光的飞逝,期待明年的美好。
    • 何似西风,偏欲惹愁牵: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愁苦,使人心生忧虑。
    • 海雁一声灯半落:海雁的叫声与灯光的半落,暗示孤独与离别。
    • 向巫山,便为云也枉然:云彩的飘渺与思念的无力感,体现心中惆怅。
    • 被又单。枕又寒:生活的寒冷与孤独,表现深沉的情感。
    • 蟋蟀蟀,汝何苦恼却人眠:蟋蟀鸣叫打扰了人的安宁,象征内心的不安。
    • 难将心事,吹堕到君边:心中情感难以传递,带来无奈与惆怅。
    • 容似黄花身似露:黄花与露水的意象,表达脆弱而美好的情感。
    • 谁信道,到如今直恁般:感叹至今的情感依旧如此,充满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风比喻为牵动思绪的因素。
    • 拟人:蟋蟀被赋予情感,表现人内心的孤独。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思念情感,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孤独,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

意象分析:

  • 佳期:象征美好的时光与期盼。
  • 西风:引发愁苦的自然现象。
  • 海雁:离别与归期未定的象征。
  • 巫山:爱情与思念的寄托。
  • 蟋蟀:孤独与对内心情感的扰乱。
  • 黄花与露水:脆弱的美好与情感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城梅花引 秋恨》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丁澎
    • C)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人生的无常与愁苦
    • C) 欢乐的时光
  3. 诗中的“蟋蟀”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不安
    •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

  1. B) 丁澎
  2. B) 人生的无常与愁苦
  3. B) 孤独与不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孤独与感慨。
  • 《离骚》: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情感深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