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雨终朝湿翠霏,
渚蒲汀树白瀰瀰。
若嫌鸣雁无厌足,
回到潮州又索诗。
白话文翻译
小雨整天淋湿了青翠的景色,
水边的蒲草和汀洲上的白树朦胧可见。
如果觉得鸣叫的雁声没有尽头,
不妨回到潮州再写首诗。
注释
- 小雨:指细雨,天气阴沉,给人一种湿润的感觉。
- 终朝:整天,整个早晨。
- 湿翠霏:湿润的青色,霏霏指的是雨水模糊的景象。
- 渚:小洲,指水中的小块陆地。
- 蒲:指蒲草,生长在水边。
- 汀:指沙洲、水边的土地。
- 白瀰瀰:白色的朦胧,形容树木在雨雾中的模样。
- 鸣雁:指叫声,雁鸟的鸣叫声。
- 无厌足:无尽的、没有停止的意思。
- 潮州:指现在的广东潮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 索诗:写诗的意思。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提到的“潮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唐代的诗人王勃、杜甫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作者可能借用潮州的名声,表达对诗歌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骏,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性洒脱,才华横溢。他的诗多以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描绘了雨中湿润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在此情境下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自然与诗歌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诗歌鉴赏
《雨中闻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细雨中的湿润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淡雅的氛围。开头两句“小雨终朝湿翠霏,渚蒲汀树白瀰瀰”以细雨为背景,描绘了雨中苍翠的景色,雨水渗透了大地,树木和草丛都显得湿润而生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意境。
接下来的“若嫌鸣雁无厌足,回到潮州又索诗”则转为作者的内心思考。鸣雁的声音在雨中显得更为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作者在此表达出对诗歌的渴望与追求,甚至在细雨和鸣雁的陪伴下,想要回到潮州去创作新诗。这种内心的冲突与诗意的追求,恰恰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诗歌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诗意的思考,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雨终朝湿翠霏:细雨整天淋湿了青翠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湿润和朦胧。
- 渚蒲汀树白瀰瀰:水边的蒲草和汀洲上的白树显得朦胧可见,描绘出雨中景色的模糊美感。
- 若嫌鸣雁无厌足:若觉得雁的鸣叫声无尽无休,暗示作者的内心感受。
- 回到潮州又索诗:如果觉得不够,可以回到潮州继续写诗,表达了对诗歌的执念和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湿润的气氛,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 拟人:鸣雁的声音被赋予了无尽的特性,暗示着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细雨和鸣雁的描绘,表达诗人与自然的情感结合,展现对生活和诗歌的热爱。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体现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雨:象征着柔和、宁静的情感。
- 翠霏: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鸣雁:象征着思绪的流动和对自由的向往。
- 潮州:象征着文化的积淀和诗歌的故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小雨终朝湿翠霏”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 A. 晴天
- B. 雨天
- C. 雪天
-
“若嫌鸣雁无厌足”中的“无厌足”表示什么意思?
- A. 觉得厌烦
- B. 感到满足
- C. 没有尽头
-
作者想要回到哪里去写诗?
- A. 北京
- B. 潮州
- C. 上海
答案
- B. 雨天
- C. 没有尽头
- B. 潮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宵一刻值千金》(唐·杜甫)
- 《夜泊牛津》(唐·李白)
诗词对比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与《雨中闻雁》在意境上都有着对时间和自然的敏感,前者通过春夜的静谧展现出诗人的思绪,而后者则通过雨中的鸣雁表达对诗的追求。两者都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注重瞬间的珍贵,后者则强调对创作的执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