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好
作者: 黄侃 〔近代〕
归思永,飘泊又经秋。
遥望寒烟萧瑟远,
沧波无际使人愁。
日暮独登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长久的思乡之情,作者在秋天的飘泊中,感到无尽的愁苦。远处的寒烟萧瑟,辽阔的江河使人更加忧伤。夕阳西下,他独自登上楼台,愈加感受到孤独与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归思:思乡的情感。
- 飘泊:漂泊不定,流浪的状态。
- 寒烟:指秋天景象中的雾霭、烟气,给人冷清之感。
- 萧瑟:形容凋零、冷清的状态。
- 沧波:形容江河浩渺,波澜壮阔的景象。
- 日暮:傍晚,夕阳西下的时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5),字仲明,号雨斋,近代诗人、学者。他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黄侃流亡生涯中的某个秋天,正值国家动荡,身处异地,思乡情切,故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感伤的诗作。
诗歌鉴赏:
《江南好》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全诗以“归思”开篇,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长久的思乡之情。接下来的“飘泊又经秋”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在外漂泊的无奈。诗中“遥望寒烟萧瑟远,沧波无际使人愁”两句,生动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最后一句“日暮独登楼”更是将孤寂之感推向高潮,夕阳西下,诗人独自一人,感受到的是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失落。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折射出时代动荡中人们的共同心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思永:开篇即道出思乡之情的绵长持久,情感真挚。
- 飘泊又经秋:表现了身在异乡的漂泊感,秋天的到来更添愁绪。
- 遥望寒烟萧瑟远:描绘远方的景象,寒烟与萧瑟结合,增强了孤独的气氛。
- 沧波无际使人愁:浩渺的江河象征着无尽的思念,突显了作者的忧愁。
- 日暮独登楼:总结全诗,独自登楼反映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秋天的寒烟,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遥望寒烟”和“沧波无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景与情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了在动荡时代中人们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烟: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 沧波:代表着无尽的思念与忧愁。
- 日暮: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归思永”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乡
- C. 愤怒
- D. 无聊
-
诗人“日暮独登楼”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 A. 兴奋
- B. 孤独
- C. 平静
- D. 快乐
-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哪个?
- A. 春花
- B. 秋烟
- C. 冬雪
- D. 夏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江南好》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静夜思》通过夜晚的宁静和明月的映照,营造出一种甜美而深沉的思念;而《江南好》则通过秋天的萧瑟和孤独感,展现了更为沉重的情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黄侃诗文集》
- 《近现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