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分月,今不在扬州。
黄叶翁犹花作巷,
停筝客已画为楼,
海上逐閒鸥。
白话文翻译:
这轮明月如今不在扬州。
老翁在黄叶中仍像花一样打理街巷,
停下弹筝的客人已把闲情绘作楼阁,
而我在海上追逐着悠闲的海鸥。
注释:
- 二分月:指月亮的形状,二分代表月亮的弦月状态。
- 扬州:古代著名城市,以风景秀丽和文化繁荣著称。
- 黄叶翁:指一位年老的园丁,黄叶暗示秋天的到来。
- 花作巷:形容街道如同花一般美丽,暗含老翁对环境的打理。
- 停筝客:指弹筝的客人,象征着闲适的生活。
- 画为楼:形容将美好的情景描绘成楼阁。
- 海上逐閒鸥:意指在海面上追逐着悠闲的海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克文,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感受与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秋季的浓厚氛围中,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美好。
诗歌鉴赏:
《江南好 其五 寄林屋兼讯海上友人》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情眷恋。开头的“二分月,今不在扬州”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怀旧愁思的境界。诗人用“黄叶翁犹花作巷”的描写,生动展现了秋天的景象,老翁在黄叶中打理街巷,既是对生活的执着,也是对美好环境的珍惜。
“停筝客已画为楼”一联,突显了人们在闲适中不自觉地将生活的点滴美好进行艺术化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闲适时光的向往。最后一句“海上逐閒鸥”,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了一个自由的境地,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颇具匠心,诗人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江南独特的韵味与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分月,今不在扬州”:开篇即设定了时间和空间,月亮的形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扬州的缺失则传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 “黄叶翁犹花作巷”: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老人的用心与秋天的美,使人感受到生命的韧性与美好。
- “停筝客已画为楼”:运用“画”字,展现了生活的艺术性与闲适,暗喻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海上逐閒鸥”:最后的意象以海鸥象征自由,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叶翁犹花作巷”,将老翁比作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 对仗:整首诗语句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在抒发对江南美好自然的向往的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时间与思念,代表着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 黄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流转与无常。
- 筝:代表着音乐与闲适的生活,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 海鸥:象征自由与悠闲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向往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二分月”是指: A. 圆月 B. 弦月 C. 新月
-
“黄叶翁犹花作巷” 中“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人 C. 婴儿
-
诗人所追逐的“閒鸥”象征的是: A. 忙碌的生活 B. 自由的生活 C. 悲伤的回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袁克文的《江南好 其五》和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但袁克文更注重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壮丽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袁克文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江南文化的诗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