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往在东都日,伤心丙午年。
不从三镇割,安得两宫迁。
抗议行营上,排奸御榻前。
英风成昨梦,遗恨落穷边。
白话文翻译:
在东都的日子里,令人伤心的是丙午年(即公元丙午年,指的是战乱年)。
若不割离三镇,如何能够迁移两个宫殿?
在抗议的行营上,排斥奸邪就在御榻前。
英俊的风采如同昨日的梦,遗留下的怨恨飘落在边疆。
注释:
- 往在:过去的时光。
- 东都:指东京,即宋代的首都汴京。
- 丙午年:特指历史上的一个年份,通常指与战乱有关的年份。
- 三镇:指的是当时的几个重要城市或地区,割舍意味着痛苦的分离。
- 两宫:指皇宫或重要的权力象征。
- 抗议行营:指抵抗敌人或为国家利益而集结的营地。
- 英风:指英俊的风采或气势。
- 昨梦:指过去的美好回忆。
- 遗恨:留存的遗憾或不满。
典故解析:
- 丙午年:历史上有多次战乱的年份,诗中可能暗指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如战争带来的动荡。
- 三镇割: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战乱时期都有领土割让的事件,这里表明了对国家分裂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生成,号云屏,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历史事件和个人感受,风格哀婉动人。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李公即李纲,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诗歌表达了对李公的怀念与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对过去英勇岁月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凝重的历史背景为基础,表达了对李公的追思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开头的“往在东都日,伤心丙午年”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慨,带有时间的沉重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中提及的“三镇割”和“安得两宫迁”,则是对国家分裂和权力更迭的深刻反思,显示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敏感。
“抗议行营上,排奸御榻前”一句,既表现出对李公直言进谏、忠于国家的敬仰,也暗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危险。而最后两句“英风成昨梦,遗恨落穷边”则引发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失去的遗憾,给人以无尽的惆怅和思索。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的怀念,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显示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深刻的历史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在东都日:回忆起在汴京的日子,暗示了美好的往昔。
- 伤心丙午年:提到特定历史事件,表达了因战乱而引起的悲伤。
- 不从三镇割:对国家分裂的无奈与痛心。
- 安得两宫迁:表示丧失的政治权力与国家的动荡。
- 抗议行营上:表现出诗人对忠诚与正义的追求。
- 排奸御榻前:对奸邪之徒的痛恨与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 英风成昨梦:对往昔英雄气概的追忆,带有一丝惆怅。
- 遗恨落穷边:留下的遗憾与失落,不仅是对个人的感伤,也暗示了国家的未来。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如“伤心丙午年”和“不从三镇割”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将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深度和寓意。
- 抒情: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表达深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李公的追思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诗歌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都:象征着繁华与希望,代表着国家的中心。
- 丙午年:象征着历史的苦难与动乱,带有警示的意义。
- 三镇:象征着国家的分裂与失落。
- 英风:象征着理想与英雄气概,寄托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丙午年”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战国时期
- B. 宋代
- C. 唐代
- D. 明代
-
诗中“抗议行营”指的是什么?
- A. 反抗敌人的驻扎
- B. 参与朝廷的政治斗争
- C. 游览名胜古迹
- D. 组织文人雅集
-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快
- B. 伤感
- C. 激昂
- D. 中立
答案:
- B. 宋代
- A. 反抗敌人的驻扎
- B. 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表达战乱中的忧国之情。
- 《登高》 - 杜甫: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国家的苦难。
诗词对比:
- 《春望》 vs 《挽少师相国李公》: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而《挽少师相国李公》则更加突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公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