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翠蛾轻晕斗春红,香暖燕泥融。
挝鼓新烟院落,吹箫澹月帘栊。
清明过了,花朝过了,宿酒频中。
几日小屏闲睡,绿阴更比愁浓。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红色妆容映衬着轻盈的翠蛾,温暖的香气在燕子筑的泥巢中弥漫。
院落里鼓声声声响起,新的烟雾缭绕,悠扬的箫声伴随着淡淡的月光透过窗帘。
清明节已经过去,花朝节也已过去,常常沉醉于酒中。
这几日我在小屏风后懒懒地睡觉,绿荫的浓郁愈加让我感到忧愁。
注释:
- 翠蛾:指的是一种轻盈的妆容,形容春红的美丽。
- 香暖:形容气味温暖,令人舒适。
- 挝鼓:指的是敲打鼓,表示庆祝或欢快的气氛。
- 新烟:指新起的烟雾,给人一种新鲜的气息。
- 清明:清明节,春季的重要节日。
- 花朝:花朝节,专门庆祝花开的日子。
- 宿酒:指的是宿醉,醉酒后的状态。
- 小屏:小屏风,表示隐私和闲适的环境。
- 绿阴:指树木的阴影,常用来形容夏季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鸿祚(1760-1852),字子华,号澹庵,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生活情感、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常有细腻的情感流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夏之交,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消逝时光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朝中措》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淡淡忧愁。开篇用“翠蛾轻晕斗春红”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色彩,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生机。接着“挝鼓新烟院落,吹箫澹月帘栊”则突出了节日的欢快气氛,鼓声与箫声交织,形成了动人的音韵。随着节日的结束,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清明过了,花朝过了”,这不仅是对节日的回忆,更是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慨。
最后两句“几日小屏闲睡,绿阴更比愁浓”则是诗人的自述,他在小屏风后悠闲地度日,但浓密的绿荫却加深了他的愁绪。整首诗通过春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蛾轻晕斗春红:春天的妆容与轻盈的翠蛾呼应,充满生机。
- 香暖燕泥融:温暖的香气弥漫,体现春的气息。
- 挝鼓新烟院落:院落里传来鼓声,营造热闹气氛。
- 吹箫澹月帘栊:箫声轻柔如月光,增添了诗的意境。
- 清明过了,花朝过了,宿酒频中:节日的消逝与醉酒的消磨,体现时间的流逝。
- 几日小屏闲睡:闲适的生活状态。
- 绿阴更比愁浓:绿荫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春红与翠蛾的比喻,暗喻青春的美好。
- 拟人:将鼓声与箫声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对仗:如“挝鼓新烟院落,吹箫澹月帘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惆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春红: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春天的美好。
- 燕泥:象征着温暖和家园,体现归属感。
- 清明、花朝:代表着传统节日,映射出文化的传承与时光的流逝。
- 绿阴:象征着宁静与闲适,同时也隐喻着忧愁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明”和“花朝”分别代表什么节日?
- A. 春节
- B. 清明节与花朝节
- C. 中秋节
-
诗中“几日小屏闲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忙碌
- B. 悠闲
- C. 忧愁
-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以春天为主题,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 《春望》:以春天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