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四景)》
时间: 2025-01-01 11:40:50意思解释
临江仙(四景)
原文展示:
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
榴花香逐湿风飞。
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
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
秋光预若借些儿。
剩催金粟闹,纱魄好扬辉。
白话文翻译:
天气时而阴雨,时而晴朗,温度变化无常。
石榴花的香气随湿风飘荡。
绿色的云层翻滚着,翠绿的波浪翻腾,水流急速地向前奔去。
谁能理解这份清凉的意味呢?就像珊瑚枕头,只有冷意最先知晓。
秋天的光辉似乎还在借用一些时间,
只剩下金色的麦子在喧闹,轻纱似的月光也开始闪耀。
注释:
- 逐:随着,跟随。
- 榴花:指石榴花,花香浓郁。
- 翻翠浪:形容水波翻滚,生动形象。
- 珊瑚枕:比喻清凉的感觉。
- 金粟:金色的谷物,象征丰收。
- 纱魄:轻薄的月光,如纱般轻柔。
典故解析:
“珊瑚枕”中的“珊瑚”往往象征着美好、清凉的事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字德懋,号白云,宋代词人,以清新自然和细腻情感著称。他的词风清丽,富于生活气息,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临江仙(四景)》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四季变化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临江仙(四景)》是一首描绘四季变幻的词作。开篇“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为读者呈现出一种多变的天气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接下来的“榴花香逐湿风飞”描绘了初夏时节,石榴花的芳香在潮湿的风中飘荡,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随后,诗人通过“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水流的急促与景色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在“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中,诗人以“珊瑚枕”作为比喻,表达了对清凉意境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沉静的思考。末尾的“剩催金粟闹,纱魄好扬辉”则通过金色的丰收与轻柔的月光展示了秋天的丰盛与宁静,体现出诗人对自然四季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四季画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描绘天气的多变,表现了自然的不可捉摸。
- “榴花香逐湿风飞”:石榴花的香气随风飘荡,展现初夏的生机。
- “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水流奔涌,绿云翻滚,表现出动感。
- “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清凉的感觉只有少数人能体会,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
- “秋光预若借些儿”:秋光似乎在借用时间,体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剩催金粟闹,纱魄好扬辉”:丰收的金色与明亮的月光,表现出秋天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珊瑚枕”比喻清凉,增加了诗意。
- 拟人:如“榴花香逐湿风飞”,使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词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四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天时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诗人借此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榴花:象征生命的繁盛与希望。
- 翠浪:水的波动象征着变化与流动。
- 金粟:象征丰收与富饶,体现生生不息的主题。
- 纱魄:象征轻柔与宁静,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半雨半晴”描绘的是哪种天气状态?
A. 大雨
B. 多云
C. 阴晴不定
D. 晴朗 -
“榴花香逐湿风飞”中的“逐”字意思是?
A. 追逐
B. 随着
C. 离开
D. 变动 -
“谁识清凉意思”中“清凉”指的是什么?
A. 温暖
B. 冷静
C. 清新的感觉
D. 干燥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哲理思考。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关注四季变化,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欣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