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四》
时间: 2025-01-01 12:12: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具无多车载到,贫如东野谁怜,文窗棐几略新鲜。山妻稚子,相顾已欣然。回忆廿年离乱事,崎岖随母三迁,只今遗像影堂悬。乌私欲报,肠断隔人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的家庭,作者感慨自己家中仅有的几件家具被车拉到了这里,生活贫困得像东野(东野是指东周时期的一个地方,象征贫困),没有人来怜悯。窗边的几件新家具也只是略显新鲜。山里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相互看着,心中满是欣慰。回首二十年间的离乱生活,随母亲辗转三次迁移,现如今只留下母亲的遗像挂在厅堂中。心中无尽的思念与遗憾,无法报答,肠断心伤,隔着天人之遥。
注释:
- 家具无多:指家中家具非常少。
- 贫如东野:东野是指贫穷的地方,形容生活困苦。
- 文窗棐:窗边的几件新家具。
- 山妻稚子:形容作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 回忆廿年离乱事:回想起二十年来的离乱生活。
- 崎岖随母三迁:随母亲辗转迁移的艰难经历。
- 乌私欲报:心中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与感激。
- 肠断隔人天:形容思念之苦,犹如心肠断裂,隔着天人之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朝崧(1640-1700),字子云,号醒山,清代诗人,福建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情,作品多描绘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忆,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切思念与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林朝崧的《临江仙 其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诗中开篇以“家具无多车载到”引入,简洁而直白的描述,立刻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贫困与无奈。接着“贫如东野谁怜”更是将这种孤独与无助推向高潮,揭示了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冷漠。
诗的中段通过对家人温馨的描写,展现了即使在贫困中,家庭的温暖依然存在。山妻与稚子的相顾欣然,体现了亲情的珍贵与幸福,与前面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回忆“廿年离乱事”,则是对过去生活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哀伤。
结尾的“乌私欲报,肠断隔人天”更是点明了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回报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家庭温暖的歌颂,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具无多车载到:描绘了作者家中家具稀少,生活条件拮据。
- 贫如东野谁怜:以“东野”比喻贫困,表达对社会冷漠的无奈。
- 文窗棐几略新鲜:新买的家具虽少,却显得珍贵。
- 山妻稚子,相顾已欣然:描绘家庭团聚的温暖。
- 回忆廿年离乱事:追忆过去的艰辛。
- 崎岖随母三迁:描述随母亲迁移的艰难历程。
- 只今遗像影堂悬:如今仅剩的母亲遗像,象征对母亲的思念。
- 乌私欲报,肠断隔人天: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无法回报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贫困比作“东野”,形象生动。
- 对仗:如“山妻稚子,相顾已欣然”,增强诗的韵律感。
- 排比:回忆中的“崎岖随母三迁”展现了复杂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家庭的眷恋与对母亲深沉的思念,揭示了在困境中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社会冷漠的控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具:象征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基础。
- 东野:象征贫困与无望。
- 山妻稚子:象征家庭的团圆与温情。
- 遗像:象征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家具无多”说明了什么?
- A. 生活富裕
- B. 生活贫困
- C. 家庭团聚
- 答案:B
-
“文窗棐几略新鲜”中“新鲜”指的是什么?
- A. 新买的家具
- B. 家庭的温暖
- C. 对母亲的思念
- 答案:A
-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什么?
- A. 对社会的批判
- B. 对家庭的思念
- C. 对朋友的怀念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对兄弟的思念与关心。
诗词对比:
- 林朝崧的《临江仙 其四》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而后者则是对家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林朝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