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信笔六首》

时间: 2025-01-01 16:08:39

春衫更怯晚来风,准拟衰颜借酒红。

到得杯行愁不饮,烛红隐隐睡濛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衫更怯晚来风,
准拟衰颜借酒红。
到得杯行愁不饮,
烛红隐隐睡濛濛。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衬衣在晚风中更加显得寒冷,
原本打算用酒来掩盖我衰老的脸色。
可当酒杯端到面前,愁苦却让我不想饮酒,
烛光微弱,隐隐约约中我已经沉沉入睡。

注释:

  • 春衫:春天的衣衫,这里指轻薄的衣服。
  • :害怕、畏惧。这里指衣衫在寒风中更显寒冷。
  • 衰颜:衰老的面容。
  • 借酒红:借助酒的醉意来掩盖面容的苍老。
  • 杯行:酒杯被端到面前。
  • 愁不饮:因愁苦而不愿饮酒。
  • 烛红:烛光发出的微弱红光。
  • 隐隐:微弱而朦胧的样子。
  • 睡濛濛:沉沉入睡的状态,模糊不清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惋惜和对酒的依赖。此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常见,表现了文人对生命流逝和自我消遣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五言绝句和律诗为主,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天,诗人感受到春寒的凉意和生命的无常,借酒自娱,反映了对衰老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衣衫作为开头,传达出一种对春寒的感知,生动地描绘了晚风中带来的寒意,营造了一种愁苦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借酒红”来表达对衰老的无奈,酒在这里不仅是饮品,更是诗人用以麻痹自己情感的工具。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愁苦的深度,虽有酒杯在手,却无心饮酒,烛光映照下的沉睡更是对现实的逃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春风中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衫更怯晚来风:春天的衣衫在晚风中显得更加寒冷,表现了春天的冷清与诗人的脆弱。
  2. 准拟衰颜借酒红:打算借酒的醉意来掩饰衰老的容颜,揭示了诗人对衰老的焦虑。
  3. 到得杯行愁不饮:酒杯已在手,但愁苦却使他无心饮酒,体现了内心的矛盾。
  4. 烛红隐隐睡濛濛:微弱的烛光下,诗人已沉沉入睡,表现了逃避现实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酒红”比喻醉意,映射情感的寄托。
  • 拟人:将“春衫怯”赋予了人的感情,使得自然和人情交融。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酒的依赖,展示了一种对生命沉重的感受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衫:象征青春和温暖,也暗示脆弱。
  2. :象征逃避和麻痹,寄托情感。
  3. 烛光:象征微弱的希望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衫”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衰老的恐惧
    C. 酒的醉意
    D. 生命的希望

  2. 诗人为何不愿饮酒?
    A. 因为酒太贵
    B. 因为心中愁苦
    C. 因为已醉
    D. 因为没有酒

  3.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状态?
    A. 清醒
    B. 忧虑
    C. 沉睡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夜思》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而李弥逊的《席上信笔六首》则更侧重于对衰老与现实的反思。两者均透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