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博士生日)》

时间: 2025-01-14 10:22:32

海角秋高风力骤。

楼台四面山容瘦。

季子貂裘寒欲透。

悬弧昼。

高歌棣萼聊卮酒。

且共追欢宽白首。

清闲赢得身长久。

世上功名翻覆手。

为君寿。

腰间要看悬金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角秋高风力骤。楼台四面山容瘦。季子貂裘寒欲透。悬弧昼。高歌棣萼聊卮酒。且共追欢宽白首。清闲赢得身长久。世上功名翻覆手。为君寿。腰间要看悬金斗。

白话文翻译:

在海角秋高风急的时节,楼台四周的山显得瘦削。季子穿着貂裘却感到寒意逼人。悬挂的弓箭在白天显得格外醒目。高歌一曲,举杯畅饮,聊以消遣。且与朋友共追欢乐,直到白发苍苍。悠闲生活能赢得长久的时光。世间的功名如同翻覆的手掌,为你祝寿。腰间的金斗,时刻要看着它。

注释:

  • 海角:指海的尽头,喻偏远之地。
  • 秋高风力骤:秋天的天气高爽,风力骤然增加。
  • 季子:古代对年轻人的称谓,此处指年轻的朋友。
  •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外衣,象征富贵。
  • 悬弧:悬挂的弓,象征战斗或雄心。
  • 棣萼:指棣花的花瓣,象征美丽与青春。
  • 卮酒:酒杯,这里喻指喝酒。
  • 宽白首:指年老的状态,意指享受生活。
  • 翻覆手:指世事无常,功名利禄易逝。
  • 金斗:古代量器,象征财富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政治动荡的年代,其作品多描绘山水、渔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求学期间,正值人生的关键阶段,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及对未来的期许,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渔家傲》是李弥逊的一首典雅之作,通过描绘秋高气爽的海角风景,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折射出人生哲理。诗中以“海角秋高风力骤”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壮阔的气氛,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楼台四面山容瘦”,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景的苍凉与孤寂,似乎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接着,诗人用“季子貂裘寒欲透”来表现年轻人的无畏与对生活的热爱,虽身处寒冷,却依然勇敢地追求欢乐,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高歌棣萼聊卮酒”则是诗人对生活的畅快享受,放下世俗的名利与烦恼,与友人共饮同乐。诗的最后几句,则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强调悠闲的生活能使人长久,世上的功名如同翻覆的手掌,不值一提。在李弥逊的笔下,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淡然,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角秋高风力骤”:通过描写秋天的高爽天气,表现环境的变化。
  2. “楼台四面山容瘦”:山的瘦削形态暗示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3. “季子貂裘寒欲透”:即使穿着貂皮衣物,依然感受到寒冷,象征内心的无奈。
  4. “悬弧昼”:白天挂着弓,暗示一种警觉与准备。
  5. “高歌棣萼聊卮酒”:享受当下,歌唱与饮酒,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6. “且共追欢宽白首”:与朋友共享欢乐,直到白发苍苍。
  7. “清闲赢得身长久”:悠闲的生活方式使人长寿。
  8. “世上功名翻覆手”:世间的名利如同翻覆的手掌,无法掌握。
  9. “为君寿”:祝愿朋友长寿。
  10. “腰间要看悬金斗”:时刻关注财富与地位。

修辞手法

  • 比喻:“世上功名翻覆手”,用手掌比喻世事无常。
  • 对仗:如“海角秋高风力骤”与“清闲赢得身长久”对称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享受生活、珍视友谊,反映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与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角:象征偏僻与孤独。
  • 秋高:代表清爽的季节,象征生命的另一种高峰。
  • 貂裘:象征富贵与外表的荣耀。
  • :象征享乐与人际的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海角秋高风力骤”描写了什么季节?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季子貂裘寒欲透”中的“貂裘”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劳动
    • D. 忍耐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 对功名的追求
    • B. 享受生活与友谊
    • C. 对自然的描写
    •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李弥逊与苏轼在对友谊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李弥逊更强调对生活的悠闲态度,而苏轼则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生活的珍视,但风格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
  •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