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坛无土谩嶔岑,何自能生小柏林?
拟擘蛤蜊龟壳上,病来不杀懒登临。
白话文翻译:
这座石坛上没有泥土,却显得如此险峻,那么小小的柏树又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呢?
我想把蛤蜊的壳劈开,看看里面的秘密,但生病的时候懒得去探访。
注释:
- 石坛:指用石头堆成的坛子,通常用于祭祀或种植。
- 谩:无意、随意的意思。
- 嶔岑:形容山石高峻、险峻。
- 小柏林:指小型的柏树树林。
- 拟擘:想要劈开。
- 蛤蜊:一种海洋贝类,壳可以用来做许多事情。
- 龟壳:龟的外壳,坚硬且能保护内部。
- 懒登临:懒得去探访或攀登。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蛤蜊”与“龟壳”的意象可以引申为探索自然的好奇心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少宗,浙江钱塘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桃花坛下望龟峰》是一首反映自然景观与人生态度的诗。诗人在石坛远望龟峰,首先用“石坛无土谩嶔岑”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石坛的险峻之美,接着引出其上生长的小柏树,充满了生命的顽强。诗人对这种生长的好奇,使人意识到即使在石缝中,生命依旧能顽强地生存,这是对生命力的赞美。
而“拟擘蛤蜊龟壳上”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欲望,蛤蜊和龟壳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复杂。诗人想要揭示其中的秘密,但因病而“懒登临”,反映出人生的无奈与局限。这方面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珍视,是对生命力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坛无土谩嶔岑:描绘石坛的环境,突出其险峻。
- 何自能生小柏林:质疑小柏树的生长条件,表现生命的顽强。
- 拟擘蛤蜊龟壳上:表达探索自然奥秘的渴望。
- 病来不杀懒登临:显示生病后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坛比作险峻的地方,突显其自然的力量。
- 拟人:小柏树的生长仿佛有了生命的意志。
- 对仗:形象生动,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无奈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坛:象征坚硬、稳固,代表了自然的伟大。
- 小柏林:生命的顽强,象征希望与生机。
- 蛤蜊、龟壳:代表自然的奥秘与探索的欲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石坛”象征什么? A. 坚硬与稳固
B. 生命的脆弱
C. 人的孤独
答案:A -
诗人想要“拟擘”的是什么? A. 石头
B. 蛤蜊的壳
C. 树木
答案:B -
诗中“懒登临”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怨恨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生命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范成大的诗更注重对生命力的表现,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静谧与人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