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斋席上》

时间: 2024-09-19 21:46:43

自得沧洲趣,门开接钓矶。

江光翻夕照,岚气上秋衣。

心苦一官冷,吟多万事违。

何如明月夜,有客扣林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得沧洲趣,门开接钓矶。
江光翻夕照,岚气上秋衣。
心苦一官冷,吟多万事违。
何如明月夜,有客扣林扉。

白话文翻译:

诗人独自享受在沧洲的乐趣,门口开着可以接触到钓鱼的礁石。江面上夕阳的光辉翻腾着,秋天的气息飘散在身上。内心对官职的冷淡感到苦涩,吟咏诗篇却与万事背道而驰。比起明亮的月夜,有朋友敲响林间的门来访,真是更让人向往。

注释:

  • 沧洲:古地名,指水边的洲岛,象征幽静的环境。
  • 钓矶:钓鱼的礁石,意指幽雅的垂钓之地。
  • 江光:江水的波光,形容夕阳映照在水面上的美丽景象。
  • 岚气:指秋天的雾气,带有清新和凉爽的气息。
  • 心苦:内心的苦闷,因官职的冷淡而感到痛苦。
  • 吟多万事违:吟诗太多,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务相悖。
  • 明月夜:指明亮的月光下的夜晚,象征宁静和美好。
  • 客扣林扉:朋友敲响山林中的门,寓意友谊与相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应,字子谦,号素斋,宋代诗人。生于江南,仕途不顺,常以山水为志,作品多描绘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官场冷淡的无奈与对自然与友谊的向往。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愁,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困境与追求。

诗歌鉴赏:

《陈素斋席上》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全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寒冷的失望。首句“自得沧洲趣”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自得其乐的状态,接着“门开接钓矶”更是突出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

在“江光翻夕照,岚气上秋衣”中,夕阳的美丽与秋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然而,接下来的“心苦一官冷”却让人感受到一丝忧伤,诗人对官场冷淡的无奈与苦涩情感涌上心头。“吟多万事违”则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尽管吟咏诗篇,却与生活中的种种现实背道而驰。

最后两句“何如明月夜,有客扣林扉”则转向对友谊的渴望,明亮的月夜中,有朋友来访,带来温暖与慰藉。这种简单的快乐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正是诗人内心深处追求的理想生活。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自然美、内心苦闷与友谊的温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得沧洲趣: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自得与享受。
  2. 门开接钓矶:展现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场景。
  3. 江光翻夕照:描绘了夕阳照耀下的江面美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4. 岚气上秋衣:秋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清新,象征着诗人的内心平静。
  5. 心苦一官冷:内心的苦闷,因官职的冷淡而感到失落。
  6. 吟多万事违:吟咏诗歌的同时感到与现实生活的脱节。
  7. 何如明月夜:转向对宁静夜晚的向往,明月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8. 有客扣林扉:朋友的到来,寓意着温暖的友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进行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江光翻夕照,岚气上秋衣”,上下句对仗工整,增添了美感。
  • 象征:明月与友人象征了诗人理想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与内心的苦闷,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士人在官场失意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简单快乐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洲:象征幽静与自然的美好。
  • 钓矶:代表闲适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 江光:象征美丽与变化,体现自然的灵动。
  • 明月:象征宁静、友谊与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哪种生活状态感到自得?

    • A. 官场生活
    • B. 隐居生活
    • C. 游历四方
    • D. 参政议政
  2. “心苦一官冷”中的“官冷”是指什么?

    • A. 官职的冷淡
    • B. 官场的冷漠
    • C. 官员的冷清
    • D. 官职的高冷
  3. 诗中提到的“明月夜”象征着:

    • A. 宁静与美好
    • B. 失落与孤独
    • C. 官场的荣耀
    •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与自然之美,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突出了山水的意境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强调了自然与人的情感联系,但风格上各具特色,陶渊明更显淳朴,王维则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