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时间: 2025-01-19 15:27:44

思往事,白尽少年头。

曾帅三军平蜀难,沿边四郡一齐收。

逆党反封侯。

元宵夜,灯火闹啾啾。

厅上一员闲总管,门前几个纸灯球。

箫鼓胜皇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好义的《望江南》

思往事,白尽少年头。曾帅三军平蜀难,沿边四郡一齐收。逆党反封侯。元宵夜,灯火闹啾啾。厅上一员闲总管,门前几个纸灯球。箫鼓胜皇州。

白话文翻译:

回忆往事,白发已染尽年轻的头颅。曾经指挥三军平定蜀地的艰难,沿边的四个郡一齐被收复。那些反叛的党羽却被封为侯爵。元宵之夜,灯火喧闹热闹非凡。厅堂里有一位闲散的总管,门前挂着几个纸灯笼。箫声和鼓声胜过了皇城的热闹。

注释:

  • 白尽:白发多,形容年老。
  • :指挥、统领。
  • 蜀难:指平定蜀地的战争。
  • 逆党:反叛的势力。
  • 元宵夜: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庆祝灯会的夜晚。
  • 啾啾:形容喧闹的声音。
  • 闲总管:指在厅堂内闲散的管理者。
  • 纸灯球:元宵节的装饰物,象征节日的喜庆。

典故解析:

  • 蜀难:历史上蜀汉的灭亡与平定,涉及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 元宵节: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喜庆,反映了古人对节日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好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通过回忆往事,表达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望江南》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织的作品。诗人在开篇以“思往事,白尽少年头”引入,直接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伴随着白发的飘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曾经指挥三军平定蜀地的艰难,展现了他曾经的壮志与抱负。

“逆党反封侯”一句,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的无奈与失望。在元宵节的欢乐场景中,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空虚,似乎在热闹的表象下,隐藏着他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失落。

最后的“箫鼓胜皇州”则是对比,虽然灯火辉煌,音乐喧闹,却显得更加触动人心,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与对现实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情感深度,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思往事,白尽少年头:回忆过去的事情,时间让年轻的头发变得斑白,暗示人生的变化。
  2. 曾帅三军平蜀难:曾经指挥三军,征战平定蜀地,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
  3. 沿边四郡一齐收:四个边郡同时被收复,反映了当时的国力与战略。
  4. 逆党反封侯:反叛的势力却得到封侯的待遇,表达了对政治的不满。
  5. 元宵夜,灯火闹啾啾:描绘元宵节热闹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6. 厅上一员闲总管:闲散的总管暗示了当时政治的腐败与无能。
  7. 门前几个纸灯球:纸灯笼象征节日的喜庆,但却显得有些单薄。
  8. 箫鼓胜皇州:音乐声胜过了皇城的热闹,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比:热闹的节日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强烈对比。
  • 排比:通过几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的节奏感。
  • 比喻:用“白尽少年头”形象地表现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往昔的反思与现实的观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情感深刻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蜀地:历史的厚重,暗示着英雄的壮志。
  • 元宵:象征团圆与节日的欢庆,但也反映出孤独的内心。
  • 灯火:热闹的表象,却掩盖了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逆党”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势力?

    • A. 三国时期
    • B. 唐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思往事,白尽少年头”中的“白”指什么?

    • A. 白色的花
    • B. 白发
    • C. 白天
    • D. 白酒
  3. 元宵夜的场景有什么特点?

    • A. 安静
    • B. 热闹
    • C. 寒冷
    • D. 凉爽

答案:

  1. A. 三国时期
  2. B. 白发
  3. B. 热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李好义的《望江南》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兄弟情深与家国之忧,而李好义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历史的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李好义《望江南》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