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门外溪光漾一奁,浓痕隐约水痕黏。
临流错认南宫画,泼墨云山扫笔尖。
白话文翻译:
在门外,溪水的光影荡漾如同一盘清澈的水,水面上隐约可见浓厚的痕迹,像是水痕一样黏连着。
我在溪边,误以为是南宫的画作,挥洒墨汁在云山之上,笔尖轻轻扫过。
注释:
- 门外:指诗人所处的环境,门外的风景。
- 溪光漾:溪水的光影摇曳。
- 奁:古代盛物的器具,这里形容溪水如同盛在一个容器中。
- 浓痕:浓厚的痕迹,形容水面上的波纹。
- 隐约:模糊不清,形容水痕的状态。
- 南宫:指古代画家南宫的画作,暗指美丽的画面。
- 泼墨:挥洒墨汁,表达艺术创作的过程。
- 云山:山与云的意象,代表自然景色。
典故解析:
“南宫”可能指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南宫适,他以山水画著称。诗人在此提及南宫的画作,意在表达自己看到的自然美景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似。整个诗句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维丞,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隙溪吐墨》是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写作,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诗歌鉴赏:
《隙溪吐墨》一诗,通过细腻的描摹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首句“门外溪光漾一奁”便以“溪光”形象化了自然的美,营造出一种恬静清新的氛围。诗人将溪水的涟漪比作盛在器皿中的清水,给人以视觉的美感和想象的空间。
紧接着“浓痕隐约水痕黏”,展现了水面的细腻变化,诗人通过集中描绘水的特性,渲染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此句不仅描写了景物,更通过“浓痕”表现了自然的生命力与韵味。
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体验,面对流动的溪水,他误以为是南宫的画作,这种错认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艺术的憧憬。而“泼墨云山扫笔尖”则暗示了艺术创作的过程,诗人似乎在将眼前的美景化为艺术,通过“泼墨”的动作,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将这种美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内心流露,体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门外溪光漾一奁:写景,描绘门外溪水的光影,生动形象。
- 浓痕隐约水痕黏:细腻描写水面波纹,表现水的细腻与柔和。
- 临流错认南宫画:转向诗人内心,表现对美的误解与向往。
- 泼墨云山扫笔尖:表现创作过程,象征艺术与自然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光漾一奁”比喻水的光影,形象生动。
- 拟人:水面波纹好似在与诗人互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艺术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艺术创作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光: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命。
- 浓痕:代表自然的细腻与变化。
- 南宫:象征艺术的美丽与追求。
- 泼墨云山:代表创作与自然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南宫”指的是哪个方面? A. 诗人的故乡
B. 古代著名画家
C. 一种水鸟
D. 古代的地名 -
填空题:诗中“门外溪光漾一奁”描绘的是___的景象。
-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对/错)
答案:
- B
- 自然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格清新,意境深远。两者在描绘自然美的手法上有所相似,但王维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林维丞则更多地关注自然与艺术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王维与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