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坐》

时间: 2024-09-19 22:11:18

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篷。

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中夜坐
作者: 杨万里

与月隔一簟,
去天争半篷。
若无篷与簟,
身在大虚中。


白话文翻译

在小舟上,我与明月只隔着一张竹席,
与天空之间,仅有半个篷子相争。
若没有这篷子和竹席,
我就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虚空中了。


注释

  • :竹席,古代用来坐卧的席子。
  • :船上的遮挡物,帮助遮挡风雨。
  • 大虚:广阔的虚空,指没有限制的空间。

典故解析

该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杨万里擅长描绘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对环境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尤其对自然景色的观察细致入微。他的诗作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忧虑与思考。夜坐舟中,月明风清,诗人以此表达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宇宙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舟中夜坐》以简洁的语言渲染了夜晚舟中宁静的氛围。诗人在小舟中独自一坐,月光洒在水面,渗透出一种孤独而又清幽的情感。首句“与月隔一簟”,将诗人和明月的距离拉近,虽有竹席相隔,却让人感受到月光的触手可及。接下来的“去天争半篷”,描述了小舟的狭小与天空的辽阔,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情。

“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诗人想象着如果没有遮挡,自己便是置身于无边的虚空之中。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对人内心孤独与渺小的深刻感悟。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与月隔一簟:意指诗人与月亮之间只有一层竹席,暗示亲近与隔离的矛盾。
  2. 去天争半篷:表明小舟的狭窄,半个篷子似乎在与广阔的天空竞争,反映出诗人的自我位置。
  3. 若无篷与簟:假设没有这些遮挡物,象征着对现实环境的思考。
  4. 身在大虚中:表达了人处于广阔宇宙中的渺小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比:舟中的狭小与天空的广阔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孤独感。
  • 隐喻:篷与簟不仅是物理的遮挡,更是象征着人对自然的归属感和自身的存在感。
  • 夸张:通过“身在大虚中”的表述,强调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突显出一种孤独却又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静谧与孤独,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
  • :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和联系。
  • :代表着简单的生活和自然的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与月隔一簟”中“簟”的意思是什么?
    A. 帆
    B. 席子
    C. 船

  2. 诗人通过“去天争半篷”想表达什么?
    A. 船的宽敞
    B. 自然的广阔
    C. 船的狭小

  3. “身在大虚中”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
    B. 人生的渺小
    C. 船的设计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孤独与自然的感悟。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舟中夜坐》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在夜晚的舟中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历史与壮志,而杨万里则更关注于自我与自然的融洽。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两位诗人在主题上的不同取向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