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转渝中,念还豫楚战场》

时间: 2025-01-09 15:39:52

仗节长秋。

人归蜀道风声里。

锦城丝雨。

吹梦轻歌起。

还是行边,慰贴霜花意。

相思地。

月明如水。

检拾砧心去。

意思解释

点绛唇 转渝中,念还豫楚战场

作者:王陆一 〔近代〕

原文展示:

仗节长秋。人归蜀道风声里。锦城丝雨。吹梦轻歌起。还是行边,慰贴霜花意。相思地。月明如水。检拾砧心去。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秋季中,节日的旗帜高高飘扬,归来的旅人走在蜀道上,耳边传来风声。锦城的细雨如丝,轻轻地吹动着梦,伴随着歌声悠扬起伏。即便是在行路的边缘,也能抚慰那霜花的情意。思念的地方,月光明亮如水,拾起那砧心,慢慢回味。

注释:

  • 仗节:指节日的旗帜,象征着庆祝和丰收。
  • 蜀道:指通往四川的道路,历史上因其险峻而闻名。
  • 锦城:指成都,因其繁华与美丽而称为“锦城”。
  • 丝雨:形容细雨如丝,轻柔而细腻。
  • 霜花意:指霜花的情意,象征着寒冷与思念。
  • 砧心:砧板上的心,指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蜀道的艰险,诗中提及的蜀道与本诗相呼应,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陆一,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故国的深厚情感和对战乱的忧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战乱期间,诗人身处渝中,心系战场,表达了对故乡和平安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开头的“仗节长秋”勾勒出一个热烈的节日气氛,随即转入对归人蜀道的思考,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锦城的“丝雨”增添了一丝柔和的意境,与“吹梦轻歌起”相呼应,描绘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状态。诗人将霜花意象与相思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未来的期盼。最后,月明如水的意象更加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念,表现了对故土的怀念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仗节长秋”:描绘节日的气氛,暗示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厚重。
    2. “人归蜀道风声里”:表现归人旅途的艰辛,风声象征着自然的无情。
    3. “锦城丝雨”: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柔情。
    4. “吹梦轻歌起”:梦与歌的结合,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5. “还是行边,慰贴霜花意”:行路的孤独与霜花的情感交织。
    6. “相思地”:思念之地,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7. “月明如水”:月光的清澈与宁静,象征内心的宁静。
    8. “检拾砧心去”:表达对思念的珍惜与回味。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明如水”,形象地表达了月光的清澈。
    • 拟人:“吹梦轻歌起”,赋予梦与歌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归人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思念,传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蜀道:象征归途与艰辛。
    • 锦城:代表故乡的美丽与繁华。
    • 丝雨:象征柔情与思念。
    • 霜花:象征寒冷与孤独的思念。
    • 月明:象征宁静与内心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道”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山西
    • C. 河南
    • D. 陕西
  2. “锦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上海
    • C. 成都
    • D. 南京
  3. 诗中“月明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激动
    • B. 宁静
    • C. 恐惧
    • D. 迷茫

答案

  1. A. 四川
  2. C. 成都
  3.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蜀道难》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陆一的《点绛唇》与李白的《蜀道难》都描绘了蜀道的艰辛,但前者更多表现了思念与柔情,而后者则充满了对艰苦环境的直面与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对故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王陆一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