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时间: 2024-09-19 21:56:52

饭了呼童叠石门,雨余幽事不胜繁。

花残不用深惆怅,梧竹新阴又满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饭了呼童叠石门,雨余幽事不胜繁。花残不用深惆怅,梧竹新阴又满园。

白话文翻译:

吃完饭后,叫来小童叠好石门,雨后的幽静景致让我感到繁杂。花虽然凋谢,不必过于惆怅,梧桐和竹子的新阴又覆盖了整个园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呼童:呼唤小童,指的是小仆人或小孩子。
  • 叠石门:叠起石门,可能是指整理庭院或小路的石头门。
  • 雨余:雨过之后。
  • 幽事:幽静的事情,指的是内心的情感或景致。
  • 不胜繁:承受不了繁杂的事情。
  • 花残:花已经凋谢。
  • 深惆怅:深深的惆怅,忧伤。
  • 新阴:新生的树荫。
  • 满园:整个园子都被覆盖。

典故解析:

  • 花残:在古代诗词中,花的凋谢常常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常与惆怅相联系。
  • 梧竹:梧桐和竹子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清雅和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刘翰)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一个雨后的村居,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内心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展现了雨后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开篇提到“饭了呼童叠石门”,展现了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和谐,显示出一种田园的恬淡。而“雨余幽事不胜繁”一句,则透出一种复杂的内心感受,似乎在表达雨后的清新与思绪的繁杂。

接下来的“花残不用深惆怅”,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理解,花虽凋谢,但不必过于悲伤,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而最后一句“梧竹新阴又满园”则以生动的意象结束,描绘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似乎在暗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整体来看,诗歌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内心宁静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饭了呼童叠石门:饭后呼唤侍童整理石门,描绘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2. 雨余幽事不胜繁:雨后幽静的情景让人感到纷繁复杂,表达内心的感受。
  3. 花残不用深惆怅:花虽凋谢,但不必感到深深的忧伤,传达豁达的生活态度。
  4. 梧竹新阴又满园:梧桐竹子的阴影重新覆盖整座园子,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花残”与“新阴”,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雨后幽事比喻内心的复杂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 意象:花、梧竹等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尽管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但只要心中有阳光,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的基本与平凡。
  • :象征洗净与新生,带来宁静和思考。
  • :象征美好与短暂。
  • 梧竹:象征高洁与清雅,代表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呼童”的意思是?

    • A. 呼喊小动物
    • B. 呼唤小童
    • C. 呼叫朋友
  2. 诗人认为“花残”时应如何?

    • A. 深惆怅
    • B. 不用惆怅
    • C. 立刻种花
  3. “雨余幽事不胜繁”中的“幽事”指的是?

    • A. 幽静的事情
    • B. 幽灵
    • C. 幽默的事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索与宁静。
  • 陶渊明《饮酒》:强调隐逸生活的洒脱与对自然的向往,二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子翚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