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

时间: 2025-01-06 06:46:31

境内纳浩荡,日暮生泬寥。

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

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

林间光景异,月出东山椒。

门前谁剥啄,已逝不须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
作者:陈与义

境内纳浩荡,日暮生泬寥。
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
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
林间光景异,月出东山椒。
门前谁剥啄,已逝不须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开阔的境界,夕阳西下,周围显得格外清寂。池边传来竹子的声音,虽然想要停止,却又显得萧瑟。老者正在轻声吟唱,万物似乎都因他的吟唱而产生了变化。树林里的景色也显得不同,明月从东山升起。门前传来剥啄声,已然远去,无需再去邀请。

注释

  • 浩荡:形容广阔、辽阔的样子。
  • 泬寥:指空旷而寂静。
  • 竹声:竹子摇曳发出的声音。
  • 丈人:这里指老者。
  • 微吟:轻声吟唱。
  • 万象:万物、万象。
  • 动摇:指因吟唱而引起的共鸣或变化。
  • 林间光景异:指树林中的景象变化。
  • 月出东山椒:月亮从东边的山上升起。
  • 剥啄:鸟类啄食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少云,宋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兖州的绝尘亭,可能是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触,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及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深邃的自然环境,流露出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境内纳浩荡,日暮生泬寥”,以广阔的视野引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宁静氛围,给人一种遥远而空灵的感觉。竹声的轻响与晚霞的映衬,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优雅的意境。接下来的“丈人方微吟”,则把目光转向了吟唱的老者,似乎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老者的吟唱声仿佛是对自然的回应,使周遭的万物都为之动摇。

诗中“林间光景异,月出东山椒”描绘了月光洒落在树林间的奇特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神秘。最后两句“门前谁剥啄,已逝不须邀”则引导读者思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的珍视。这种情感的交错,使整首诗在宁静中蕴藏着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境内纳浩荡:形容所处的环境广阔而壮丽。
  2. 日暮生泬寥:黄昏时分显得空旷而静谧。
  3. 竹声池边起:竹子在池边摇曳,发出轻脆的声音。
  4. 欲断还萧萧:声音似乎想要停止,却又显得萧瑟。
  5. 丈人方微吟:老者正在轻声吟唱,传递出一种恬淡的气氛。
  6. 万象各动摇:因吟唱而引起的万物共鸣。
  7. 林间光景异:树林中的景色因月光而显得不同。
  8. 月出东山椒:月亮从东山升起,照亮了四周。
  9. 门前谁剥啄:门前传来的鸟啄声,似乎在追忆往昔。
  10. 已逝不须邀:时间已经过去,已经不需要再去邀请。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拟人:如“万象各动摇”,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意象:如“月出东山椒”,通过具体的景象传达抽象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借此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浩荡:象征着广阔、无限的可能性。
  • 竹声:代表自然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 月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剥啄声:鸟类的声音,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逝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丈人”指的是谁?
    A. 老者
    B. 孩子
    C. 士人

  2. 诗中“月出东山椒”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时间的流逝
    B. 人的孤独
    C. 自然的美

  3. “已逝不须邀”中的“已逝”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时光
    B. 未来的希望
    C. 现在的生活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同样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 《夜泊牛津》:杜甫的诗作,反映了作者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以月亮作为意象,表达对兄弟的思念,和陈与义的自然之美相辅相成。
  • 《江雪》:柳宗元通过冰雪的景象,表现了孤独与坚韧,意境与陈与义的诗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陈与义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