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晼》
时间: 2025-01-19 19:04:47意思解释
望晼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亘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
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
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
奚为鲜眺览,过者辄仓卒。
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世孰于此忽。
邃深不可俯,储藏尽妖物。
踊跃狼虎群,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绝山,岁久沉汨没。
谁将除茀涂,万里游人出。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一片青翠,千山互相高耸。
我放马倚靠在长崖上,烟云争相涌动。
远处看去,嵩山似乎低矮,近处又怎能与衡山相比呢?
何必在此眺望游览,过路的人都匆匆而过。
我将要登上山巅,俯瞰滔滔海洋。
旁边的人告诉我,世上还有谁能忽视这一切。
深邃的山谷无法俯视,藏匿着各种妖物。
狼虎成群,奔跃而出,蜿蜒的蛇在土窟中盘旋。
可惜这危绝的高山,岁月久远已沉没。
谁来清理这条泥泞的小路,让万里游人得以出行?
注释:
- 亘天: 指广阔的天空。
- 青郁郁: 形容山色青翠,生机勃勃。
- 崷崒: 形容山峰高耸陡峭。
- 奚为: 何必;表示疑问或不解。
- 苍卒: 匆忙,急促。
- 凌其巅: 登上山巅。
- 震荡: 震撼,动摇。
- 邃深: 深邃,深不可测。
- 妖物: 指山中藏匿的妖邪之物。
- 涕涂: 泥泞的小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变法”著称,提倡以法治国,注重社会改革。其诗风豪放,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游览高山时,表达了他对壮丽自然景观的感慨,以及对人世浮华的思考。山水之美与人事之繁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望晼》是一首描绘山川壮丽与人事繁忙的诗作。开篇即以“亘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展现出壮观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高山的巍峨与远方的神秘。接着,诗人以“放马倚长崖”描绘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悠然自得,似乎与世无争,然而“过者辄仓卒”的描写则体现了人们的匆忙与无奈,令人反思。
诗中“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更是表现出诗人渴望超越平凡的心态,想要在高处俯视世间万象,感受大自然的浩瀚与深邃。通过“邃深不可俯,储藏尽妖物”的描写,王安石揭示了自然之中潜藏的危险与未知,同时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困惑。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气势,意象生动,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壮丽的自然面前,感受到人世的渺小与无常,反映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沉思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亘天青郁郁:描绘天空的深邃与青翠。
- 千峰互崷崒:山峰高耸,交错复杂。
- 放马倚长崖:诗人悠闲地倚靠在悬崖上。
- 烟云争吐没:烟雾与云雾交错,似乎在争先恐后。
- 远疑嵩华低:远方的嵩山似乎低矮。
- 近岂潜衡匹:近处又怎能与衡山相比。
- 奚为鲜眺览:何必在此眺望游览。
- 过者辄仓卒:过路的人都匆匆而过。
- 吾将凌其巅:我将要登上山巅。
- 震荡睨溟渤:俯瞰海洋,感受到震撼。
- 旁行告予言:旁边的人告诉我。
- 世孰于此忽:世上还有谁能忽视这一切。
- 邃深不可俯:深邃的山谷无法俯瞰。
- 储藏尽妖物:藏匿着各种妖物。
- 踊跃狼虎群:狼虎成群,奔跃而出。
- 蜿蜒蛇虺窟:蜿蜒的蛇在土窟中。
- 惜哉危绝山:可惜这危绝的高山。
- 岁久沉汨没:岁月久远已沉没。
- 谁将除茀涂:谁来清理这条泥泞的小路。
- 万里游人出:让万里游人得以出行。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青郁郁”形容天空,生动形象。
- 拟人:烟云“争吐”,使自然景象更具生机。
- 对仗:如“狼虎群,蜿蜒蛇虺窟”,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与匆忙的人世,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青天: 象征广阔与自由。
- 高峰: 代表追求与理想。
- 长崖: 体现自然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
- 烟云: 代表变化无常的事物。
- 妖物: 象征隐藏在生活中的危险与未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些? A. 河流
B. 高山
C. 草地
D. 城市 -
“奚为鲜眺览”中的“奚为”意为? A. 何必
B. 为什么
C. 何时
D. 何地 -
诗中提到的“狼虎群”象征着什么? A. 安宁
B. 危险
C. 美好
D. 平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津》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望晼》与杜甫《登高》: 两首诗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但王安石更偏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人世的对比,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悲苦与时局的困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