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悔》
时间: 2025-01-04 07:15:4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记悔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我悔不学农,力耕泥水中,
二月始穑事,十月毕农功。
我悔不学医,早读黄帝书,
名方手自缉,上药如山储。
不然去从戎,白首捍塞壖。
最下作巫祝,为国祈丰年。
犹胜业文辞,志在斗升禄。
一朝陪众隽,所望亦已足。
岂知赋命薄,平地成怨仇。
生为马伏枥,死为狐首丘。
已矣何所悲?但悔始谌错。
赋诗置座傍,聊以志吾怍。
白话文翻译
我悔恨当初不去学习耕作,甘愿在泥水中辛勤耕耘,
二月开始农活,十月完成农田的收成。
我悔恨不去学习医学,早早读完《黄帝内经》,
对于名方自己调配,药材储备如山。
否则就去从军,白头苍苍捍卫边疆。
即便最低贱的巫祝,也能为国家祈求丰年。
这总比我写文辞,志向只在于升官发财要好。
一朝陪伴众多英才,所期待的也已足够。
岂料命运薄弱,平白成仇敌。
生前如马伏于槽边,死后如狐首埋于丘。
唉,已然何必悲伤?只是悔恨刚开始时的错误。
写诗放在身边,聊以表达我的懊悔。
注释
- 悔:后悔,懊悔。
- 穑事:指农作,收获的工作。
- 黄帝书:指《黄帝内经》,古代医学经典。
- 名方:指名医的方剂。
- 巫祝:古代的宗教人士,负责祈祷和祭祀。
- 斗升禄:指通过写作或文辞升迁、发财。
- 赋命薄:命运薄弱,遭遇不幸。
- 马伏枥:比喻生不逢时,无法施展才能。
- 狐首丘:古代传说,狐死后埋在丘上,暗指死后无所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以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而闻名,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时。作者在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后,反思自己的一生,感慨于人生选择的遗憾与悔恨。
诗歌鉴赏
《记悔》是陆游在晚年对自己人生选择的一种深刻反思。全诗透过“我悔”的自述,引发对人生道路的深思。陆游在诗中列举了自己未曾选择的多条人生道路,显示出他对不同职业的向往与后悔。诗的前半部分,他对农耕和医学的向往,既表达了对自身才能未能施展的惋惜,也反映了他对大多数人生活的理解与尊重。
而后半部分的“岂知赋命薄,平地成怨仇”,则是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陆游通过生死比喻,强调了人生的无奈与不平。他以“马伏枥”与“狐首丘”作为人生的结局,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悲怆,也有对人生选择的无奈。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悔恨中融合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个士人的家国情怀和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悔不学农:表达对没能选择农耕生活的遗憾。
- 力耕泥水中:形象化地描绘出农民在泥水中辛勤劳作的情景。
- 二月始穑事,十月毕农功:具体说明农事的季节性,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 我悔不学医:延续对未选择医学职业的懊悔。
- 名方手自缉,上药如山储:表现出对医学知识的渴望和积累。
- 不然去从戎:指如果不从事以上职业,或许会选择从军。
- 生为马伏枥,死为狐首丘:通过比喻强调一生的辛苦与无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生为马伏枥”,形象地表达了生存的无奈。
- 对仗:如“我悔不学农”和“我悔不学医”,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多次使用“我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与悔恨,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通过对不同职业的追忆,揭示出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捉弄,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农田:象征着朴实与丰收,反映出劳动的价值。
- 医学:代表着智慧与救人,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
- 军旅: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责任的担当。
- 巫祝:象征着信仰与祈求,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的《记悔》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祖国的忠诚
- B. 对人生选择的悔恨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战争的反思
-
诗中提到的“黄帝书”指的是什么?
- A. 道德经
- B. 黄帝内经
- C. 孟子
- D. 论语
-
“生为马伏枥,死为狐首丘”的意思是?
- A. 出生贫困,死后无名
- B. 生死皆有归宿
- C. 一生平淡无奇
- D. 追求理想的人生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记悔》与杜甫《登高》: 两首诗均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陆游更多地集中在对个人选择的悔恨,而杜甫则是对国事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