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寄李补阙》
时间: 2025-01-17 10:22: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寄李补阙
作者: 郭郧 〔唐代〕
兰陵士女满晴川,
郊外纷纷拜古埏。
万井闾阎皆禁火,
九原松柏自生烟。
人间后事悲前事,
镜里今年老去年。
介子终知禄不及,
王孙谁肯一相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情景,兰陵的士女在晴朗的河川中聚集,乡间的人们纷纷前往祭拜古老的坟墓。四周的村庄和邻里的家家户户都禁止生火,只有九原的松柏在自生的烟雾中飘散。人间的往事令人悲伤,镜中的我却发现今年比去年更显苍老。介子(介子推)明白自己得不到官禄,而王孙(王子和孙子)却无人愿意怜惜我。
注释:
- 兰陵:指的是今江苏省的地方,因其风景秀丽,常被文人歌咏。
- 士女:指的是士人和女子,泛指社会上层人士。
- 古埏:古老的坟墓或祭祀场所。
- 万井:形容村落众多。
- 闾阎:指的是邻里和家家户户。
- 介子:指的是介子推,是一个历史上因忠贞而被尊崇的人物。
- 王孙:指的是王室的后代,通常指世家子弟。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源于春秋时期的寒食令,祭祀亡灵的日子。习俗包括禁火、吃冷食等。
- 介子推:介子推是晋国的忠臣,为了忠于君主而自焚,体现了忠贞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郧,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情感深邃,风格细腻,尤其擅长于抒发个人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寒食节,诗人借此节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索以及对忠臣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兰陵地区士女在晴朗的河川中聚集,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然而,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对死亡与悲伤的沉重反思,禁火的规定让人感受到一种肃穆的氛围,松柏自生的烟雾更是将生与死的界限模糊化。诗人通过对比“人间后事悲前事”与“镜里今年老去年”,深刻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悲哀。最后两句则通过介子推的忠贞与王孙的冷漠,传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在对比中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感,展现了对人生、历史与忠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陵士女满晴川: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士女们在美丽的河川中聚集,表现出节日的欢快气氛。
- 郊外纷纷拜古埏:人们在郊外进行祭祀活动,表达对先人的追思。
- 万井闾阎皆禁火:在寒食节期间,所有村落都禁止生火,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九原松柏自生烟:松柏树在寒食节的背景中显得格外孤独,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悲伤。
- 人间后事悲前事:感叹人间的悲伤与过去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
- 镜里今年老去年:通过镜子反映出自己比去年老去,感叹岁月流逝。
- 介子终知禄不及:提到忠臣介子推,知晓自己无法得到权贵的赏识。
- 王孙谁肯一相怜:对社会冷漠的感慨,王孙出身的人反而不愿意关心他人。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古今、悲欢,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比喻:如“镜里”比喻时间的流逝与自身的苍老。
- 拟人:松柏自生烟,赋予植物以情感,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对忠贞的钦佩和对命运无奈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节日中的哀伤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士女:代表社会的青春与活力。
- 古埏:象征着历史与追思。
- 松柏:象征着长青与忠贞,传达出对忠诚的敬仰。
- 烟:隐喻生死之间的朦胧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节
- B. 寒食节
- C. 端午节
-
“镜里今年老去年”中的“镜”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的镜子
- B. 反映时间的象征
- C. 梦中的幻境
-
诗中提到的“介子”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孟尝君
- B. 介子推
- C. 司马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寒食东风御柳花》
- 李白《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寒食东风御柳花》同样描绘了寒食节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对春天的描写与人生的感慨。郭郧的诗则更为沉重,强调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