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寄怀高十六章之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2:31: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萧竹树暮窗疏,
镇日孤吟叹索居。
满地落花人去后,
一天寒雨雁来初。
冯生有铗家何在,
苏子无田愿久虚。
薄宦穷愁成底事,
一回搔首一踌躇。
白话文翻译
竹树在黄昏的窗外摇曳,显得稀疏而萧条,
我整天独自吟唱,感叹这一孤独的生活。
满地的落花在他人离去后,
初秋的寒雨中,孤雁刚刚飞来。
冯生(冯道)拥有宝剑,家在哪里呢?
苏子(苏轼)没有田地,心愿又何时能够实现?
薄薄的官职和贫穷的愁苦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一次次搔首,一次次踌躇。
注释
- 萧萧:形容竹树的声音或情景,带有凄凉之意。
- 镇日:整天,整日。
- 孤吟:独自吟唱,表达孤独感。
- 落花:指花瓣落下,象征离别和凋零。
- 寒雨:初秋的寒冷雨水,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 冯生有铗:冯道是唐代著名的官员,其“铗”指宝剑,表示权势与地位。
- 苏子无田:指苏轼,因政治失意而无田可耕,表现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薄宦穷愁:薄弱的官职与贫困的愁苦,感叹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珽(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梅谷,清代诗人。蔡珽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作者在此时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展现了秋日的萧瑟与孤独,通过竹树、落花和寒雨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开篇的“萧萧竹树”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在失意与孤独中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冯生有铗家何在,苏子无田愿久虚”两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提及,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冯道的权势与苏轼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最后的“薄宦穷愁成底事”,更是对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透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萧竹树暮窗疏:描写竹树在黄昏时分显得稀疏,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
- 镇日孤吟叹索居:作者整日独自吟唱,感叹自己的孤独生活。
- 满地落花人去后:落花满地,暗示人已离去,象征着悲伤与失落。
- 一天寒雨雁来初:寒雨中孤雁刚来,进一步加强了诗的孤寂感。
- 冯生有铗家何在:提到冯道,表达对权势的追问。
- 苏子无田愿久虚:提到苏轼,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薄宦穷愁成底事:薄弱的官职与贫穷的愁苦,令人感到生活的无奈。
- 一回搔首一踌躇:反复思考,感到迷茫和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孤独与无常。
- 拟人:竹树的“萧萧”声仿佛在诉说心声。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揭示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折射出一种对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树:象征清高和独立,也代表孤独。
- 落花:象征离别与凋零,反映人生的无常。
- 寒雨:表示凄冷与孤寂的氛围。
- 孤雁:象征孤独的求索,表现对归属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冯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苏轼
- B. 冯道
- C. 李白
- D. 杜甫
-
“满地落花人去后”中的“落花”象征什么?
- A. 新生活
- B. 离别与失落
- C. 春天的到来
- D. 繁荣昌盛
-
诗中主要表达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孤独与无奈
- C. 愤怒
- D. 快乐
答案
- B. 冯道
- B. 离别与失落
- B. 孤独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孤独的心情。
- 《山中问答》:王维的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更为直接和浓烈。
- 《秋夕》(杜甫):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蔡珽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