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高南还索家书漫赋志别并当家信也》

时间: 2025-01-17 10:22:19

欲计归期未有期,客中送客最堪悲。

三秋夜月论肝胆,万里风尘怅别离。

寒雪渐深辞阙日,岭梅初放到家时。

吾儿若问爷安否,为道愁多鬓已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计归期未有期,
客中送客最堪悲。
三秋夜月论肝胆,
万里风尘怅别离。
寒雪渐深辞阙日,
岭梅初放到家时。
吾儿若问爷安否,
为道愁多鬓已丝。

白话文翻译

我想计算归来的日期,却没有确切的时间;
在外做客,送别朋友最令人悲伤。
在这秋天的夜晚,月光下我们畅谈心声,
然而千里之外的风尘,让我感到离别的惆怅。
寒雪渐深,辞别君王的日子也在临近,
在我回家的时候,岭上的梅花刚刚绽放。
如果我的孩子问我身体安否,
我只会告诉他,愁苦已经让我的鬓发变白。

注释

  • 欲计归期未有期:想要计算归来的日期,但却没有确切的时间。
  • 客中送客最堪悲:在异乡送别朋友是最令人伤感的事。
  • 三秋夜月:秋天的夜晚,月光皎洁。
  • 肝胆:指内心的情感,心意相通。
  • 万里风尘:形容路途遥远,旅途艰辛。
  • 寒雪渐深:寒冷的雪越来越深,象征着冬天的来临。
  • 岭梅初放:指山岭上的梅花刚开始绽放,寓意春天的到来。
  • 吾儿若问爷安否:如果我的孩子问我身体是否安好。
  • 愁多鬓已丝:愁苦的事情多得让我头发变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崇廷,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常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身处他乡、思念家人的情况下。表达了对归期的渴望与对亲人的牵挂,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对家庭的关注和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此诗以深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开篇便点出归期未定,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紧接着,通过送别的场景,渲染出一种浓厚的离愁。三秋的夜晚,月光洒落,诗人与友人倾心相谈,但万里风尘却使得离别的苦楚更加深重。

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中,寒雪与岭梅的对比极具艺术效果,寒雪象征着苦寒的冬季,而梅花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暗示着离别虽苦,但希望依旧存在。最后,诗人以“愁多鬓已丝”收尾,展现了因思念而带来的衰老与愁苦,情感真切,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计归期未有期:表达了归期无法确定的无奈感。
  • 客中送客最堪悲:送别友人让人感到悲伤,突显离别的痛苦。
  • 三秋夜月论肝胆:在美好的月光下,朋友之间真诚的交流,体现情谊。
  • 万里风尘怅别离:遥远的旅途带来的离别忧伤,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寒雪渐深辞阙日:冬天的寒冷与辞别的时刻交织,突显了时间的流逝。
  • 岭梅初放到家时:梅花的绽放象征着希望与归期的盼望。
  • 吾儿若问爷安否:表达对子女的关心,传递出无尽的思念。
  • 为道愁多鬓已丝:愁苦的经历让人衰老,折射出内心的苦楚。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与意象并存的手法,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融合,使得诗歌具有层次感和深度。比如“寒雪渐深”与“岭梅初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之情展开,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归期的渴望,同时也折射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思念与团圆。
  • 寒雪:代表离别的苦涩与孤独。
  • 岭梅:象征希望与归来的喜悦。
  • 鬓丝: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与愁苦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人感到愁苦的原因是什么?
    A. 离别
    B. 身体不适
    C. 经济压力
    D. 朋友不和

  3. 诗中提到的“岭梅初放”象征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希望与归期
    C. 友情的珍贵
    D. 孩子的成长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
  • 李白《静夜思》:以月光为媒介,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梁崇廷的诗相比,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梁的诗则细腻沉郁,展现出不同的情感风格。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3. 《诗词中的情感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