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秀才园三亭·绣春》

时间: 2025-01-04 07:59:45

幽圃春风荡漾时,阿谁绣出百花枝。

春工不与人争巧,玉笋羞拈五色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杨秀才园三亭·绣春 王炎 〔宋代〕 幽圃春风荡漾时,阿谁绣出百花枝。春工不与人争巧,玉笋羞拈五色丝。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园圃中,春风轻轻吹拂,仿佛有人精心绣出了满园的百花。春天的造化不与人工的巧技相争,就像玉笋羞于拈取五彩的丝线一样。

注释:

  • 幽圃:幽静的园圃。
  • 阿谁:疑问代词,相当于“谁”。
  • 绣出:比喻春风吹拂下百花盛开的景象。
  • 春工:指春天的自然造化。
  • 玉笋:比喻女子纤细的手指。
  • 羞拈:羞于拈取,比喻不与人争。
  • 五色丝:五彩的丝线,比喻人工的巧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此诗描绘了春天园圃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赞美和对人工巧技的谦逊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天游览杨秀才的园圃时所作,诗人被园中的春景所吸引,感叹自然之美,同时表达了对人工巧技的谦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园圃中的美景,诗人用“幽圃”和“春风荡漾”来营造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场景。诗中的“阿谁绣出百花枝”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风吹拂下的百花盛开比作精美的刺绣,形象生动。后两句“春工不与人争巧,玉笋羞拈五色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赞美,认为自然的美丽无需人工的巧技来争艳,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赞美自然之美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圃春风荡漾时: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园圃,春风轻轻吹拂,带来生机。
  2. 阿谁绣出百花枝:用拟人手法,将春风吹拂下的百花盛开比作精美的刺绣。
  3. 春工不与人争巧: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赞美,认为自然的美丽无需人工的巧技来争艳。
  4. 玉笋羞拈五色丝:用比喻手法,将女子纤细的手指比作玉笋,羞于拈取五彩的丝线,比喻不与人争。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风和百花比作刺绣,赋予自然以人的行为。
  • 比喻:用“玉笋”比喻女子纤细的手指,用“五色丝”比喻人工的巧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之美,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人工巧技的谦逊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自然的神奇,同时传达了一种谦逊和敬畏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幽圃:幽静的园圃,营造宁静的氛围。
  • 春风荡漾:春风轻轻吹拂,带来生机和活力。
  • 百花枝:百花盛开,象征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春工:春天的自然造化,象征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 玉笋:女子纤细的手指,象征人工的巧技。
  • 五色丝:五彩的丝线,象征人工的巧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阿谁绣出百花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春工不与人争巧”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人工巧技的赞美 B. 对自然造化的敬畏 C. 对人工巧技的轻视 D. 对自然造化的轻视

  3. 诗中“玉笋羞拈五色丝”中的“玉笋”比喻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女子的手指 C. 五彩的丝线 D. 春天的风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景色,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描绘春天江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对比:

  • 王炎《题杨秀才园三亭·绣春》与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王炎的诗更侧重于自然之美和谦逊态度,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王炎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