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寄少颖侄倩》
时间: 2025-01-19 19:53: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寄少颖侄倩
作者: 叶璧华〔清代〕
逐鹿时己。叹年来濠梁会绝,前程谁继。
省识花天如海日,消受筝言篴趣。可解听吟秋冷语。
载酒樊川声价重,唱旗亭定有人知己。
苍波外,空劳思。芳时正好寻归计。
忆鲈乡青山放鹤,石矶垂饵。我为珠江风月挽,
浪掷韶光几许。待要写鸥程别绪。
惆怅笔花憔悴甚,问蓬莱何是容身地。
凌云念,今休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逐鹿的时光已经过去,感叹这几年在濠梁的聚会已经断绝,未来的路又有谁来继承呢?仿佛在花天酒地中,能够享受筝声和篴趣的日子也不再。可以听到秋天的寒冷吟唱。载着美酒在樊川游玩,歌声在旗亭回荡,定会有人知晓自己的知己。苍茫的大海之外,白白地消耗思绪。正是寻求归计的好时光。回忆起鲈乡的青山放飞白鹤,石矶边垂钓的情景。我为珠江的风月而感叹,浪费了多少美好的时光。想要写下与鸥鸟分别的情绪,却发现笔尖上的花已经憔悴。问那蓬莱究竟是何处可以容身呢?凌云的念头,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注释:
- 逐鹿:本指捕猎鹿,此处引申为追求理想和目标的时光。
- 濠梁:指古代的濠水和桥梁,象征着相聚的地方。
- 筝言篴趣:形容琴声和风趣,代表欢乐的生活。
- 樊川:指樊川河,古代著名的游乐之地。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归宿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璧华,清代诗人,活跃于清中期,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文人交游凋零之际,诗人以感慨的方式寄托对友人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友人失联的无奈与感伤。开篇“逐鹿时己”,便让人联想到追求理想的青春已逝,接着“叹年来濠梁会绝”,更是表达了对往昔聚会时光的怀念。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观,如“青山放鹤”、“石矶垂饵”,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感,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在抒发思绪的同时,也对未来感到迷茫,尤其是“问蓬莱何是容身地”,流露出对理想归宿的渴望与无助。整首词在情感上既有对友谊的珍视,又有对时光流逝的叹息,形成了深刻的对比,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逐鹿时己:意指追逐理想的时光已经过去。
- 叹年来濠梁会绝,前程谁继:感慨往年在濠梁的聚会已无,未来又有谁来接替呢?
- 省识花天如海日,消受筝言篴趣:回忆花天酒地的日子,享受筝声和悠闲的趣味。
- 可解听吟秋冷语:可以听到秋天的冷风吟唱。
- 载酒樊川声价重,唱旗亭定有人知己:载酒游玩在樊川,歌声在旗亭回荡,必定有人理解我的情感。
- 苍波外,空劳思:大海之外,徒然消耗思绪。
- 芳时正好寻归计:正是寻找归宿的好时光。
- 忆鲈乡青山放鹤,石矶垂饵:回忆鲈乡的青山与垂钓的情景。
- 我为珠江风月挽,浪掷韶光几许:为珠江的美景感叹,浪费了多少美好时光。
- 待要写鸥程别绪:想要写下与鸥鸟的分别情绪。
- 惆怅笔花憔悴甚:感到惆怅,笔尖的花已显憔悴。
- 问蓬莱何是容身地:问蓬莱究竟是何处可以容身。
- 凌云念,今休矣:凌云的想法,今天就停下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光比作逐鹿,体现追求的急迫。
- 拟人:如“吟秋冷语”,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载酒樊川声价重,唱旗亭定有人知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友人失联的惋惜,以及对理想归宿的渴望,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宁静、理想的归宿。
- 樊川:代表了欢乐和交游的场所。
- 鸥鸟:象征自由与离别。
- 蓬莱:理想的境地,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濠梁”象征什么? A. 友谊的聚会地
B. 自然景观
C. 追逐的目标 -
“问蓬莱何是容身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友谊的怀念
B. 对理想归宿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时光的感慨。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眷恋,王之涣的作品更为豪放,而叶璧华则更为细腻柔情。
参考资料:
- 相关古典诗词集
- 清代文学研究书籍
- 诗词鉴赏与解读的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