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俗十二首》

时间: 2025-01-04 08:01:53

震雷霹枯松,顽龙失其据。

浮云三日雨,盈亩复他注。

商羊舞未休,旱魃消何遽。

稍宽人心切,仰荷天恩布。

稻畦袌连颠,挼穗给翰饫。

菜畦擢新萌,荡涤死群蠹。

岁俭民怨咨,时丰家悦豫。

青青寒莠色,亦复贪雨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震雷霹枯松,顽龙失其据。
浮云三日雨,盈亩复他注。
商羊舞未休,旱魃消何遽。
稍宽人心切,仰荷天恩布。
稻畦袌连颠,挼穗给翰饫。
菜畦擢新萌,荡涤死群蠹。
岁俭民怨咨,时丰家悦豫。
青青寒莠色,亦复贪雨露。

白话文翻译:

雷声震动枯松,顽固的龙失去了栖息之地。
浮云带来三天的雨,田亩里又有了新的灌溉。
农羊的舞蹈仍在继续,旱魃却何时才能消失?
人们的心稍微宽慰,仰望着天恩的布施。
稻田翻耕起伏,辛勤采穗以供给温饱。
菜畦中新苗抽出,荡涤掉了死去的虫害。
丰收的年景让人欢喜,岁月节俭则民生忧虑。
青青的杂草也贪求雨露。

注释:

  • 震雷:雷声的震动,常常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顽龙:可指旱魃或干旱的象征,失去栖息之地暗示气候的变化。
  • 商羊:古代的说法,指代勤勉的农人。
  • 旱魃:传说中的干旱之神,象征干旱与灾害。
  • :翻动,形容稻田的翻耕。
  • 翰饫:指供给食物,意味着农业的丰收。
  • 寒莠:杂草,反映了自然生态的复杂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注重生活的细节与真实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论俗十二首》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农业困境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农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气候、田地及生活的深切关注,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本诗以自然现象为引子,描绘了农田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气候变化和丰收的渴望。首句“震雷霹枯松”通过雷声的震动把读者瞬间带入一个气势磅礴的场景,体现了自然的强烈力量。接下来的“浮云三日雨”则是自然转变的象征,代表着希望的到来。

诗中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描绘,比如“稻畦袌连颠,挼穗给翰饫”,不仅表达了对农业的赞美,也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依赖与期待。最后两句的对比,既有丰收的欢愉,也有岁月节俭带来的忧虑,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生活之间的复杂情感。

全诗以自然景象引入,逐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震雷霹枯松:雷声震动,枯松因其力量而显得更加孤独。
  2. 顽龙失其据:顽固的干旱之神失去了栖息之地,象征着天气的变化。
  3. 浮云三日雨:浮云带来了三天的雨,暗示希望的到来。
  4. 盈亩复他注:田地再次得到了灌溉,生机勃勃。
  5. 商羊舞未休:农民的辛勤劳作仍在继续。
  6. 旱魃消何遽:干旱何时才能结束,表达了人们的期待。
  7. 稍宽人心切:人们的心情稍微宽慰。
  8. 仰荷天恩布:仰望着天的恩赐。
  9. 稻畦袌连颠:稻田翻耕,展现出丰收的希望。
  10. 挼穗给翰饫:采穗以供给生活,体现了勤劳的精神。
  11. 菜畦擢新萌:新苗抽出,象征着新的开始。
  12. 荡涤死群蠹:清除害虫,保护农作物。
  13. 岁俭民怨咨:岁月节俭时,民众的怨言增加。
  14. 时丰家悦豫:丰收时,家庭的欢乐与安宁。
  15. 青青寒莠色:杂草仍旧茂盛。
  16. 亦复贪雨露:杂草也渴望雨露,象征着自然的竞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雷声与自然的强烈力量相结合。
  • 拟人:将旱魃赋予人性,表现出其顽固。
  • 对仗:如“岁俭民怨咨,时丰家悦豫”,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丰收的向往,揭示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以及对生活的深切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震雷: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浮云:希望与未来的象征。
  • 稻田:勤劳与丰收的象征。
  • 杂草:自然生态的复杂性与竞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顽龙”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暴雨
    B. 干旱
    C. 风暴
    D. 雪

  2. “浮云三日雨”中的“浮云”象征着什么? A. 绝望
    B. 希望
    C. 恼怒
    D. 疲惫

  3. 诗中最后一句“亦复贪雨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杂草的厌恶
    D. 对丰收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观刈麦》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关系,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刘子翚的关注自然变化与丰收的主题相呼应。
  • 白居易的《观刈麦》则具体描绘了农田的劳作,展现了农民的辛勤与对生活的热爱,和《论俗十二首》有着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