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
时间: 2025-01-01 00:58: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萼红(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
玉婵娟。甚春余雪尽,犹未跨青鸾。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栏干。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那玲珑的花儿在春雪融化后依旧未能绽放,枝头稀疏的花瓣没有香气,柔软的细枝独自显现,令人惋惜它被遗落在尘世。回忆曾经在黄昏和淡月下,轻盈的身影渐渐投射在小栏杆上。那一点清冷的灵魂,半枝空灵的花色,清香缭绕。重温那清晨的寒气,过断桥的流水,想要询问孤山的情况。冰雪稍微消融,尘衣未曾洗净,见面时却又轻易误了轻攀。无须惊讶东南的倦客,掩着铅灰的泪水再看一遍。故国的树木已渐老去,雨过之后,风也残留着。
注释:
- 玉婵娟:指美丽的花朵。
- 青鸾:神话中的一种美鸟,象征美好事物。
- 疏萼:指稀疏的花瓣。
- 芳意班班:芳香的情意。
- 冰粟:形容残余的冰雪。
- 东南倦客:指身在东南一带的旅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午年春天,诗人身处赤城山中,目睹春暖花开的场景,触发了他内心的感慨与思乡之情。诗中既有对花的描绘,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
诗歌鉴赏:
《一萼红》通过花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同时也渗透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的“玉婵娟”一语,既美化了春花的形态,也暗示了花的脆弱和短暂。随着春雪的融化,花虽已绽放,但似乎并没有香气,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
而在黄昏的淡月下,诗人又回忆起过去的情景,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一点清魂,半枝空色”,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命的感悟。诗中反复出现的“看了又重看”,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执着,似乎在追寻一种无法再现的美好。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婵娟:诗人以花喻人,开篇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甚春余雪尽,犹未跨青鸾:描绘春天来临,但美丽的事物仍未完全绽放,暗示时光的缓慢流逝。
-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花虽独自绽放,但缺乏芳香,传达诗人对美好事物失落的惋惜。
- 应恨流落人间:人间的美好事物常常会被遗落,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喻为美好事物,增强了诗意。
- 拟人:通过花的状态表达情感,使得自然与人文情感结合。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形式美感突出。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体情感基调显得淡淡忧伤,却又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花: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美好。
- 黄昏淡月:代表着宁静和回忆。
- 孤山:象征孤独和思考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婵娟”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美丽的花
- C. 一位女子
-
诗中“应恨流落人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花的赞美
- B. 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 C. 对生活的满足
-
“冰粟微销”中的“冰粟”指的是什么?
- A. 冰雪
- B. 玉米
- C. 冰块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沂孙的《一萼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王沂孙更偏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加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