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时间: 2025-01-17 08:27: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应天长
—— 王沂孙
疏帘蝶粉,幽径燕泥,花间小雨初足。
又是禁城寒食,轻舟泛晴渌。
寻芳地,来去熟。尚仿佛大堤南北。
望杨柳一片阴阴,摇曳新绿。
重访艳歌人,听取春声,犹是杜郎曲。
荡漾去年春色,深深杏花屋。
东风曾共宿。记小刻近窗新竹。
旧游远,沈醉归来,满院银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景象:轻薄的帘子下,粉蝶翩翩起舞,幽静的小路上湿润的泥土上留有燕子的足迹,花间的小雨刚刚停歇。又到了禁城的寒食节,轻舟在明澈的水面上缓缓行驶。寻芳之地,来去熟悉,仿佛又回到了南北的大堤。望着一片阴影中的杨柳,摇曳着新生的绿意。重游艳歌之地,听那春天的声音,依旧是听杜甫的《郎曲》。荡漾着去年的春色,深深的杏花屋里。东风曾在这里共度良宵,记得窗边新竹的细雨,旧游已远,醉意朦胧,归来时满院都是银色的烛光。
注释
- 疏帘:指的是轻薄的窗帘,形容春天的柔和氛围。
- 蝶粉:蝴蝶翅膀上的粉色,形容景色的美丽。
- 寒食:指的是寒食节,春季的一个传统节日。
- 杜郎曲:指的是杜甫的《曲江》,用以引申春天的感觉。
- 东风:春风的象征,代表温暖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季白,号天水,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南宋时期,活跃于文人圈中,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词风清新,别具一格。
创作背景
《应天长》创作于宋代春季,正值寒食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的情感生活。
诗歌鉴赏
《应天长》是一首典型的咏春诗,诗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开篇“疏帘蝶粉,幽径燕泥”,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温暖的春日场景,轻薄的帘子下,粉色的蝴蝶在飞舞,幽静的小路上则是燕子的足迹,这种描写充满了生动的气息。接着,诗人提到“又是禁城寒食”,让人联想到传统节日的到来,轻舟在湖面上轻轻荡漾,象征着春天的温柔和宁静。
而“寻芳地,来去熟”则表达了对春天的熟悉与喜爱,仿佛每一次游玩都是新的发现,又似乎是旧游的重温。诗中“望杨柳一片阴阴,摇曳新绿”一联,将杨柳的生机与新绿的摇曳描绘得淋漓尽致,既有春天的气息,也有对生命的感悟。
重访“艳歌人”时,诗人听到了春天的声音,似乎在对比往年的快乐与现今的怀念。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深意,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过往的思念。结尾的“满院银烛”更是以灯光象征着温馨的聚会氛围,唤起了人们对春日夜晚的温暖回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疏帘蝶粉,幽径燕泥:描绘春日的轻盈和生动。
- 花间小雨初足:小雨后的清新与湿润。
- 又是禁城寒食:引入时间背景,寒食节的气氛。
- 轻舟泛晴渌:舟行于晴朗的水面,象征着自在与宁静。
- 寻芳地,来去熟:对游玩的熟悉感。
- 尚仿佛大堤南北:展现空间的延续与记忆的交织。
- 望杨柳一片阴阴:生机盎然的春柳。
- 摇曳新绿:新生的象征。
- 重访艳歌人:对往日欢乐的追忆。
- 听取春声,犹是杜郎曲:春天的旋律让人怀念。
- 荡漾去年春色:回忆过去的美好。
- 深深杏花屋:杏花的意象充满春的气息。
- 东风曾共宿:春风的温暖回忆。
- 记小刻近窗新竹:细腻的瞬间描写。
- 旧游远,沈醉归来,满院银烛:对往日的向往与聚会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舟泛晴渌”,将舟和水面比喻为轻松自在的境界。
- 拟人:如“杨柳摇曳”,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较强的对仗工整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 蝶:代表轻盈与美好。
- 雨:象征滋润与新生。
- 杨柳:寓意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银烛:象征温暖的聚会与团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传统节日是哪个? A. 中秋节
B. 寒食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景象包括“疏帘蝶粉,幽径__”。
-
判断题:诗中有提到杜甫的《曲江》。
A. 对
B. 错
答案
- B. 寒食节
- 燕泥
- A.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
- 《桃花源记》——陶渊明:对自然景色和人间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王沂孙 vs. 孟浩然
王沂孙的《应天长》与孟浩然的《春晓》均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后者则侧重于春天的清新与希望。两者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共同展现了古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沂孙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应天长》的诗意和情感,增强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