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窗寒(春寒)》
时间: 2024-12-31 02:37: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锁窗寒(春寒)
作者: 王沂孙
料峭东风,廉纤细雨,落梅飞尽。
单衣恻恻,再整金猊香烬。
误千红试妆较迟,故园不似清明近。
但满庭柳色,柔丝羞舞,淡黄犹凝。
芳景。还重省。向薄晓窥帘,嫩阴欹枕。
桐花渐老,已做一番风信。
又看看绿遍西湖,早催塞北归雁影。
等归时为带将归,并带江南恨。
白话文翻译:
春寒料峭,东风轻拂,细雨如丝,梅花已然凋零。
穿着单衣感觉寒冷,又重新点燃金猊香烬。
误以为千红花儿要试妆,故乡的春光已不如清明时节近。
但满庭的柳色,柔软的细丝在舞动,淡黄的花朵依然凝立。
芳香的春景,难以重温。清晨微薄的光线透过帘子,我在嫩阴中枕卧。
桐花渐渐凋谢,已成了春天的信号。
再看看西湖绿意盎然,早已催促塞北的归雁影。
等归来的时候,带上那份思念江南的遗憾。
注释:
- 料峭:形容春寒的轻微寒意。
- 廉:形容细,轻。
- 金猊:一种香炉,通常用来烧香。
- 千红试妆:形容各色花朵争相开放。
- 柳色:指春天柳树的颜色。
- 嫩阴:春天新生的嫩叶所形成的阴影。
- 桐花:指桐树的花,桐花盛开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沂孙,字士安,号雪庵,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多体现出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寒时节,表达了诗人在春季感受到的寒意和对故乡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锁窗寒(春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寒的气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料峭东风,廉纤细雨”描写春天的微寒,正是这种清冷的气候让人倍感思绪万千。接着诗人提到梅花的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千红花儿试妆较迟,故乡的春光已不如清明时节近,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柳色、桐花等意象交替出现,形成了春天的生机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尤其是“向薄晓窥帘,嫩阴欹枕”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晨曦中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料峭东风,廉纤细雨,落梅飞尽。”:描写春寒的景象,表现出春天的微寒和梅花的凋零。
- “单衣恻恻,再整金猊香烬。”:身穿单衣感到寒冷,重新点燃香烬,暗示思念和孤独。
- “误千红试妆较迟,故园不似清明近。”:对花开晚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 “但满庭柳色,柔丝羞舞,淡黄犹凝。”: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但又感到一种孤独。
- “芳景。还重省。”:对美好春景的反复思索。
- “向薄晓窥帘,嫩阴欹枕。”:描写清晨的惆怅与无奈。
- “桐花渐老,已做一番风信。”:桐花的凋谢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 “又看看绿遍西湖,早催塞北归雁影。”:描绘西湖春景,隐含对归雁的思念。
- “等归时为带将归,并带江南恨。”:期待归来时带上对江南的惆怅与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如“桐花渐老”暗示时光流逝。
- 拟人:如“柔丝羞舞”,让柳叶似乎有了生命。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寒的描写,呈现了对故乡和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 春寒: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 梅花:代表着美好的事物的消逝。
- 柳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桐花:暗示着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来临。
- 西湖:象征着美丽的故乡与对归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料峭东风”中的“料峭”指什么?
- A. 温暖
- B. 微寒
- C. 炎热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千红试妆”指的是什么?
- A. 试妆的女子
- B. 各色花朵
- C. 春天的暖阳
答案:B
-
诗人“桐花渐老”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春天的结束
- C. 夏天的来临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沂孙的《锁窗寒》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思念,但王沂孙侧重于春寒的孤寂,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王沂孙诗词集
- 《宋代诗词研究》
通过对《锁窗寒(春寒)》的解析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沂孙的诗歌艺术及其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