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三妹回吴门
陆蕙芬 〔清代〕
相亲复相爱,同气本同情。
别梦重山隔,归舟一叶轻。
荒台芳草绿,广苑夕阳明。
此日乘风去,何时扫径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对离别的依依不舍。诗人和三妹情同手足,彼此感情深厚。尽管两人分隔重山,但对彼此的思念依然如影随形。归舟轻轻,象征着三妹即将返回吴门,诗人怀念的心情愈发浓烈。荒凉的台地上,芳草依旧青翠,夕阳照耀着广阔的园林,虽美却显得孤寂。今天乘着微风离去,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迎接三妹的归来。
注释:
- 相亲复相爱:相亲相爱,指彼此感情深厚。
- 同气本同情:同气相投,本是同宗,情感自然亲近。
- 别梦重山隔:分别的梦境中,山水相隔,暗示相思之苦。
- 归舟一叶轻:归来的小舟轻盈,象征着远行的轻松与归心似箭。
- 荒台芳草绿:荒凉的台地上,青草依旧生机盎然。
- 广苑夕阳明:宽阔的园子在夕阳下显得明亮,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象。
- 此日乘风去:今天乘风而去,暗含对离别的感慨。
- 何时扫径迎:何时才能再次相聚,清扫小路迎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蕙芬,清代女诗人,生活在江南地区。她以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冷暖。她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蕙芬与三妹分别之际,表达了对亲人的依依不舍与深厚情谊。诗人在此情境下,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对友情与归属的珍视。
诗歌鉴赏:
《送三妹回吴门》是一首情感真挚的离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出作者内心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依恋。开篇以“相亲复相爱”点明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用“别梦重山隔”引入离别的主题,展现了距离带来的思念之苦。随后,诗人通过“归舟一叶轻”的描写,传达了三妹即将归去的轻松与惆怅。后四句则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荒台芳草绿”与“广苑夕阳明”的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永恒。
整首诗运用了自然景物来映衬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透露出生活的无常。结尾的“何时扫径迎”更是道出了诗人对重聚的渴望与不确定,令人感到心酸又温暖。陆蕙芬用她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亲情的深厚与离别的无奈,赋予了这首诗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亲复相爱:开篇直接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 同气本同情:强调了相互之间情感的自然流露。
- 别梦重山隔:离别后心中牵挂,山水相隔成为思念的阻碍。
- 归舟一叶轻:舟轻似心情,暗含对三妹的思念与期待。
- 荒台芳草绿:即使在荒凉的地方,青草依旧生长,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广苑夕阳明:夕阳映照下的园子,既美丽又孤独。
- 此日乘风去:离别的日子,乘着风而去,暗喻心情的复杂。
- 何时扫径迎:期盼再见的渴望,充满了期待与惆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荒台芳草绿,广苑夕阳明”,形成了和谐的对称和音韵美。
- 意象:自然景物与感情相结合,形成了诗歌的核心意象,突出了思念的主题。
- 比喻:舟轻比喻心情,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围绕着深厚的亲情与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重聚的渴望,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台:象征空旷、无依无靠的感觉,暗含离别的孤独。
- 芳草: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暗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生存。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寓意着珍惜当下。
- 归舟:象征着归属与重聚的希望,传递着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荒台”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离别的孤独
- C. 归来的希望
-
诗人对三妹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冷漠
- B. 深厚
- C. 敌意
-
“何时扫径迎”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无所谓
- B. 对重聚的渴望
- C. 对离别的释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 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自然景物描写来映衬情感。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虽然主题相似,但更侧重于对前途的展望与激励,情感基调较为积极。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陆蕙芬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