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四 和羡门韵寄赠》
时间: 2025-01-19 20:01: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咄咄奚为,把毛锥拗折陶泓摔碎。不艳石渠年少客,翻羡羽林诸尉。一叶何来,江边渔父,苦劝三闾醉。拂衣归去,农桑生计偏遂。看他傀儡排场,科头跣足,容我狂而肆。白苎丹枫时忆女,尝取郎官鲜鲙。杯底罗浮,胸中云梦,奇句堪惊鬼。浮生老矣,且图快饮浓睡。
白话文翻译:
咄咄,何必如此,凭一根毛锥弄折陶泓,摔坏了他。不如羡慕石渠的年轻客人,反而羡慕羽林的官员。一叶扁舟从何而来,江边的渔父苦劝我三闾的酒醉。轻轻拂衣而去,农田和桑树的生计也算得意。看他傀儡的排场,赤脚走路,让我放肆狂妄。白苎和丹枫时常让我忆起她,尝来郎官的新鲜鲙鱼。杯底的罗浮山,胸中的云梦,奇妙的句子足以惊动鬼神。浮生已老,且图快意饮酒和安稳睡眠。
注释:
- 奚为:何必,为什么。
- 毛锥:竹子或其他植物制成的工具。
- 陶泓:当时的一个名人,可能指陶渊明。
- 石渠:指文人雅士的聚集处。
- 羽林:古代军队或官员的代称。
- 三闾:三闾大夫,指屈原。
- 傀儡:比喻无实权的傀儡式人物。
- 白苎丹枫:植物名,象征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诗风受到当时文人的尊重。他的诗作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常带有对人生的思索。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比自然与人事,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念奴娇 其四 和羡门韵寄赠》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的诗。开篇直入主题,诗人对世俗的讽刺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诗中“咄咄奚为”的发问,表现了对人情世故的无奈与不满,接着通过对陶泓的比喻,传达出对当时文人生态的不屑。接下来的“江边渔父”则引入了自然的清新与朴素,暗示了诗人向往简单生活的愿望。整体构思巧妙,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表现了对浮生的感慨与对浓厚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咄咄奚为:质疑世间的纷扰。
- 把毛锥拗折陶泓摔碎:描绘一种无谓的争斗。
- 不艳石渠年少客:表示对年轻才俊的嫉妒与羡慕。
- 翻羡羽林诸尉:对权贵的羡慕,隐含对自我处境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文人和渔父的生活境遇,突出诗人的价值观。
- 比喻:将生活的喧嚣比作傀儡的舞台,强调生活的虚假。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冷淡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苎:象征思念与纯真。
- 丹枫:代表生命的热烈和情感的丰富。
- 杯底罗浮:隐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咄咄奚为”意为: A. 何必如此 B. 为什么 C. 轻声细语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江边渔父”象征什么? A. 权贵 B. 朴素生活 C. 名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饮中八仙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董俞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而李白则在豪放与个体情感上表现得更加鲜明。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