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

时间: 2025-01-08 02:24:38

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

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

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

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白话文翻译:

我还未曾见到你,早已听说你的名声,你的清丽辞藻确实出类拔萃。就像遇到祢衡那位隐士,似乎看到了鲍勃那位参军的风采。梦中隐约看到巴山的细雨,家乡的云彩连绵在汉水上。慈爱的母亲思念自己的儿子,几度泪湿了她的裙子。

注释:

  • 未识:未曾见到。
  • :确实,的确。
  • 祢处士:指祢衡,汉代著名的隐士,才华横溢。
  • 鲍参军:指鲍照,汉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才华与风采著称。
  • 梦暗:梦中朦胧的。
  • 巴山:指巴楚地区的山。
  • 慈亲:慈爱的母亲。
  • 泣沾裙:流泪湿了裙子,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字与之,号子美,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出生于河西走廊一带。他的诗歌多描绘边塞风光与战士的生活,情感真挚,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岑参得知李校书前往汉南拜亲的消息时,表达了对李校书的赞美与对母亲思念之情的共鸣。反映了社会对文人的重视以及亲情的深厚。

诗歌鉴赏:

《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以清丽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母亲的思念。开篇的“未识已先闻”表明了对李校书的崇敬和早有耳闻的印象,接着用“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将李校书与两位历史名士并列,突显其才华出众。接下来的描述“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则运用景物描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诗中“慈亲思爱子”一句尤为动人,展现了母亲深情的思念,几度泪湿裙子,生动地传递了情感,令人感同身受。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更多的是对母亲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人性中的柔软与真挚,体现了亲情的力量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识已先闻:表达对李校书的仰慕之情。
  • 清辞果出群:赞美其文采出众。
  • 如逢祢处士:将其与著名隐士相提并论。
  • 似见鲍参军:同样以历史名人作比较,显示其才华。
  • 梦暗巴山雨:用梦境描写故乡的雨景,增添思乡情。
  • 家连汉水云:描绘故乡的自然景象。
  • 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深切表达母亲的思念与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李校书比作祢衡和鲍照,突显其才华。
  • 对仗:如“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对母亲思念的描绘,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文人的情怀,反映出唐代社会对文化和家庭的重视。

意象分析:

  • 巴山:象征故乡与思念。
  • 汉水:代表家乡的文化与情感纽带。
  • 慈亲:体现亲情的温暖与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祢处士”指的是谁? A. 李白
    B. 祢衡
    C. 白居易
    答案:B

  2. “几度泣沾裙”中的“泣”指代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思念
    C. 愤怒
    答案:B

  3. 诗中描述的“家连汉水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思乡之情
    C. 战斗的场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岑参的边塞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表达思乡与壮丽景色上有相似之处,但岑参更强调人与亲情的关系,王之涣则更注重风光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岑参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