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歌》
时间: 2025-01-19 21:29: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啄木歌 王禹偁 〔宋代〕
淮南啄木大如鸦,顶似仙鹤堆丹砂。 嘴长数寸劲如铁,丁丁乱凿乾枯查。 黄柑红桃多有蠹,受命凤皇须破柱。 何当更与绣衣裳,羽族横飞作持斧。
白话文翻译:
淮南的啄木鸟大如乌鸦,头顶像仙鹤一样堆满了红色的丹砂。 它的嘴长数寸,坚硬如铁,不停地在枯树上凿洞。 黄柑和红桃上常有虫蛀,需要凤凰般的神鸟来破除柱子上的虫害。 何时才能给它穿上绣有花纹的衣裳,让它像持斧的羽族一样横飞。
注释:
- 淮南:地名,今江苏一带。
- 啄木:啄木鸟,以虫为食,常在树上啄洞捕虫。
- 顶似仙鹤堆丹砂:形容啄木鸟头顶的羽毛颜色鲜红,如同仙鹤头顶的红色丹砂。
- 嘴长数寸劲如铁:形容啄木鸟的嘴既长又坚硬。
- 丁丁:象声词,形容啄木鸟啄木的声音。
- 乾枯查:枯干的树枝。
- 黄柑红桃:指黄色的柑橘和红色的桃子,这里指果树。
- 受命凤皇:受命于凤凰,指得到凤凰的命令或象征。
- 破柱:指破除柱子上的虫害。
- 绣衣裳:绣有花纹的衣裳,这里指给啄木鸟装饰。
- 羽族:指鸟类。
- 持斧:手持斧头,这里比喻啄木鸟啄木的动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作品多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啄木歌》是他的一首描写啄木鸟的诗,通过啄木鸟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勤劳和正义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但仍有民生疾苦。王禹偁通过描写啄木鸟的形象,表达了对勤劳和正义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不公和虫害(比喻社会弊端)的批判。
诗歌鉴赏:
《啄木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啄木鸟勤劳捕虫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勤劳和正义的赞美。诗中,“顶似仙鹤堆丹砂”一句,以仙鹤的丹顶比喻啄木鸟头顶的鲜红羽毛,形象生动。“嘴长数寸劲如铁”则突出了啄木鸟嘴的坚硬和力量,象征其勤劳和坚韧。后两句通过“黄柑红桃多有蠹”和“受命凤皇须破柱”,将啄木鸟的捕虫行为与社会正义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弊端的批判和对正义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淮南啄木大如鸦,顶似仙鹤堆丹砂。” —— 描述啄木鸟的体型和头顶的鲜红羽毛,形象生动。
- “嘴长数寸劲如铁,丁丁乱凿乾枯查。” —— 突出啄木鸟嘴的坚硬和力量,以及其勤劳捕虫的行为。
- “黄柑红桃多有蠹,受命凤皇须破柱。” —— 将啄木鸟的捕虫行为与社会正义联系起来,表达对社会弊端的批判。
- “何当更与绣衣裳,羽族横飞作持斧。” —— 表达对啄木鸟的赞美,希望它能像持斧的羽族一样横飞,象征正义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顶似仙鹤堆丹砂”,将啄木鸟的头顶比作仙鹤的丹顶,形象生动。
- 拟人:如“受命凤皇须破柱”,将啄木鸟的捕虫行为拟人化,赋予其正义的使命。
- 对仗:如“嘴长数寸劲如铁”,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形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啄木鸟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勤劳和正义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不公和虫害(比喻社会弊端)的批判。诗中,啄木鸟的勤劳捕虫行为被赋予了正义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正义的渴望和对勤劳品质的推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啄木鸟:勤劳捕虫的形象,象征勤劳和正义。
- 仙鹤:丹顶的仙鹤,象征高贵和纯洁。
- 铁嘴:坚硬如铁的嘴,象征力量和坚韧。
- 黄柑红桃:果树,象征丰收和美好。
- 凤皇:凤凰,象征正义和神圣。
- 绣衣裳:绣有花纹的衣裳,象征装饰和美好。
- 持斧:手持斧头,象征力量和正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顶似仙鹤堆丹砂”形容的是啄木鸟的哪个部位? A. 嘴 B. 头顶 C. 翅膀 D. 尾巴 答案:B
-
诗中“受命凤皇须破柱”中的“凤皇”指的是什么? A. 凤凰 B. 皇帝 C. 神仙 D. 鸟类 答案:A
-
诗中“何当更与绣衣裳”表达了作者对啄木鸟的什么愿望? A. 装饰 B. 保护 C. 赞美 D. 驯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通过描写山中鸟鸣,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 杜甫《春望》: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
诗词对比:
- 王禹偁《啄木歌》与王维《鸟鸣涧》:两者都通过描写鸟类,但前者更注重表达勤劳和正义的象征意义,后者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包括《啄木歌》。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王禹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