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茶中杂咏。茶瓯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白话文翻译:
《茶中杂咏。茶瓯》这首诗的意思是:邢国的客人和越国的人,都会制作这种茶器。它的形状圆润,宛如月亮的灵魂坠落,轻盈得像云彩的精魄升起。枣花的香气在眼前旋转,浮沫的香气沾染了我的齿间。在松树下偶尔一看,支公也有这样的感觉。
注释:
- 邢客:指来自邢国的人,邢国在古代是一个著名的陶瓷产地。
- 越人:指来自越国的人,越国以其精美的工艺品闻名。
- 月魂:形容茶瓯形状优美,像月亮的灵魂一样。
- 云魄:象征茶瓯的轻盈,似云朵的灵气。
- 枣花:指枣树的花,花香四溢。
- 蘋沫:指茶水中的泡沫,形容茶的香味。
- 支公:指支道林,唐代著名的隐士,寓意高洁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皮日休(约837年-883年),字梦得,号青原,唐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尤以五言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茶酒、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唐代,正值中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茶文化逐渐兴起。作者在茶的品味中,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享受,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茶的热爱及其在社交生活中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茶中杂咏。茶瓯》是一首以茶为主题的诗,展示了皮日休对茶文化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诗的结构简洁而富有韵律感,前两句通过对邢客与越人制茶器的描写,揭示了茶器的工艺之美。接下来的比喻“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将茶瓯的形状和轻盈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茶器的质感与美丽。此外,诗中提到的“枣花”与“蘋沫”,不仅增添了茶的香气,亦暗示了品茶时的轻松愉悦。后两句以“松下时一看”结束,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在松树下品茶的场景中,作者与支公共享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指出来自邢国和越国的人都能制作茶器,强调茶器的普遍性与重要性。
-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运用比喻手法,将茶器的形状与轻盈感形象化,增强了视觉与触感的体验。
- 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描绘茶的香气,生动地表达了品茶时的愉悦与细腻。
-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最后一句拉回到自然与隐逸中,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通过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茶器的美。
- 对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茶器的美和品茶的愉悦,表现了作者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瓯:象征茶文化与雅致生活。
- 月魂:象征完美与高洁。
- 云魄:象征轻盈与灵动。
- 枣花:象征自然的香气与美好。
- 松下:象征隐逸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邢客”与“越人”分别代表哪个国家的人?
- A. 齐国与楚国
- B. 邢国与越国
- C. 汉国与唐国
-
诗中“圆似月魂堕”用来形容什么?
- A. 茶的味道
- B. 茶器的形状
- C. 茶的颜色
-
“松下时一看”中的“松”指的是什么?
- A. 松树
- B. 松鼠
- C. 松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茶歌》:白居易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皮日休的《茶中杂咏》与白居易的《饮茶歌》同样以茶为主题,但前者更注重茶器的美与品茶的感觉,后者则更强调饮茶的乐趣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茶文化》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