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时有此谿,应便生幽木。
橡实养山禽,藤花蒙涧鹿。
不止产蒸薪,愿当歌棫朴。
君知天意无,以此安吾族。
白话文翻译:
这条溪流何时出现的呢?它应该滋养着幽深的树木。
橡树的果实喂养山中的鸟类,藤蔓的花朵隐蔽着山涧中的鹿儿。
这儿不仅能提供蒸汽所需的薪柴,我希望能够在这里歌唱棫树和朴树。
你知道上天的意图吗?正是因为这些,才能让我的族人安宁。
注释:
- 谿:指溪流或小河。
- 幽木:指幽深而安静的树木。
- 橡实:橡树的果实,可以喂养动物。
- 藤花:指藤蔓的花,常见于山间。
- 蒸薪:指用来生火的柴薪。
- 棫朴:棫树和朴树,都是木材的来源。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橡实”和“藤花”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象征着山林的丰富与生机。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族和族人的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季良,号澄江,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往往表达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唐代社会经济繁荣,诗人借此表达对宁静山林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谿》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溪流、树木、动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图景。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的“何时有此谿”引发了对时间和自然的哲思,接着通过“橡实养山禽,藤花蒙涧鹿”展现出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表现了山林的丰富和美丽。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族人安宁生活的关注,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时有此谿”:引入主题,表达对溪流起源的好奇。
- “应便生幽木”:溪水滋养着深幽的树木,强调自然的养分。
- “橡实养山禽”:橡果喂养了山中的鸟类,展现自然的循环。
- “藤花蒙涧鹿”:藤蔓的花朵隐藏了山涧中的鹿,表现出生态的和谐。
- “不止产蒸薪”:自然不仅提供柴薪,还有更多的价值。
- “愿当歌棫朴”:希望能在此歌唱,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君知天意无”:提问,反思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 “以此安吾族”:通过自然的富饶来安稳家族,表现对族人的关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类生活状态。
- 拟人: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对仗:如“橡实养山禽,藤花蒙涧鹿”,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族的关怀,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溪流:象征生命的源泉,流淌着时间与自然的美。
- 幽木:代表着宁静和深邃,体现了自然的庇护。
- 橡实、藤花:自然的馈赠,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态循环。
- 薪柴:象征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 棫朴: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橡实”主要是用来喂养哪种动物?
- A. 山羊
- B. 山禽
- C. 山涧的鹿
- D. 鱼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哪些情感?
-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B.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族人的关怀
- C. 对战争的反思
- D. 对财富的追求
-
“藤花蒙涧鹿”中的“蒙”字可以理解为:
- A. 暴露
- B. 遮盖
- C. 装饰
- D. 破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皮日休的《樵谿》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描绘秋天的宁静与美丽,后者则关注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两首诗都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皮日休研究资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