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题蔷薇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浓似猩猩初染素,
轻如燕燕欲凌空。
可怜细丽难胜日,
照得深红作浅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蔷薇花的美丽与娇嫩。开头两句比喻蔷薇的颜色,一方面它的红色浓烈,像刚染上的猩猩红,另一方面又轻盈如即将飞翔的小燕子。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对蔷薇的惋惜,尽管它细致美丽,然而在阳光下却难以抵挡日光的炽热,结果显得暗淡无光,深红的颜色反而变得浅淡。
注释:
字词注释:
- 猩猩:一种红色的染料,常用来形容鲜艳的颜色。
- 燕燕:指小燕子,常用以形容轻盈、灵动的形象。
- 可怜:可惜、令人怜惜。
- 细丽:形容细致而美丽。
- 胜日:能抵挡阳光的意思。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颜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丽短暂的感慨,和对自然事物的细腻观察,与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尚和,号青松,唐代诗人,生活在唐玄宗、唐肃宗时期,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常用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是诗歌兴盛的时期。蔷薇花常被用作诗词中的意象,象征着美丽与脆弱。诗人通过蔷薇表达对美的珍惜和对短暂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重题蔷薇》是一首极具视觉和情感冲击力的诗。诗中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和轻盈的动态描绘,展示了蔷薇花的迷人之处。开头两句通过浓烈的猩猩红和轻盈的燕子形成鲜明对比,隐喻了蔷薇花的娇嫩和可爱。诗人用“浓”与“轻”的对比,巧妙地将花的特性展现出来。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惋惜的情感,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蔷薇花在阳光照耀下的脆弱,深红的色彩被炽热的阳光所掩盖,最终变得暗淡,反映出美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整首诗用色彩与光线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同时也引发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思考。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该诗不仅是一幅花的画卷,更是一种哲理的启示,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浓似猩猩初染素:比喻蔷薇花的颜色红艳,像刚刚染过的猩猩,突显出其鲜艳的色彩。
- 轻如燕燕欲凌空:描绘蔷薇花的轻盈,像飞翔的小燕子,表现出其柔美和灵动。
- 可怜细丽难胜日:感叹细腻美丽的蔷薇难以抵挡强烈的阳光,暗示其脆弱。
- 照得深红作浅红:在阳光的照射下,蔷薇的颜色变得暗淡,突出生命的短暂与美的易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浓似猩猩”、“轻如燕燕”,通过比喻使得色彩与状态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工整,增添了韵律美。
- 拟人:通过“可怜”来赋予蔷薇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抒情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蔷薇花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美丽事物的珍惜,同时感叹其短暂与脆弱。它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蔷薇:象征美丽与脆弱。
- 猩猩红:代表鲜艳的生命力。
- 燕燕:象征轻盈与自由。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的美丽与脆弱的主题,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浓似猩猩”的比喻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颜色
b) 形状
c) 声音 -
“可怜细丽难胜日”中“细丽”指的是什么?
a) 蔷薇的颜色
b) 蔷薇的形状
c) 蔷薇的娇嫩 -
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答案:
- a) 颜色
- c) 蔷薇的娇嫩
- b) 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可以将皮日休的《重题蔷薇》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注重自然的细腻描绘,后者则通过月光展现孤独与豪情。两首诗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却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美的探索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