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别》

时间: 2025-01-19 17:37:41

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

共此伤年发,相看惜去留。

当歌应破涕,哀命返穷愁。

别后能相忆,东陵有故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日送别
作者: 骆宾王 〔唐代〕

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
共此伤年发,相看惜去留。
当歌应破涕,哀命返穷愁。
别后能相忆,东陵有故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时的悲伤与惆怅。作者在寂静的秋日里,心中充满了孤独与忧愁,岁月的流逝让人倍感伤感。两人共同感叹年华的流逝,互相珍惜这段离别的时光。即使在歌声中,也难以抑制泪水的流淌,心中充满了对命运的哀叹与愁苦。离别之后,能否在东陵再相聚,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期待。

注释:

字词注释:

  • 寂寥:形容孤独、清冷的状态。
  • 摇落:指秋天时树叶的落下,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伤年发:感叹年华的流逝,岁月使人感到痛惜。
  • 应破涕:应当在歌声中哭泣,表达内心的悲伤。
  • 东陵:指东陵,古代帝王和权贵的墓地。

典故解析: “东陵”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埋葬帝王的地方,诗中提及可能暗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多以抒情和咏史见长,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日送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秋天作为离别的季节,更加突显了这种伤感氛围。

诗歌鉴赏:

《秋日送别》是骆宾王在送别友人时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整体围绕着离别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诗开篇即以“寂寥心事晚”点出送别时的心情,寂静的秋日让人感到更加孤独。接着通过“摇落岁时秋”,将季节变化与人生感悟结合,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伤感。

“共此伤年发,相看惜去留”两句则描绘了送别时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彼此惜别的情绪在此刻达到了高潮。尤其是“当歌应破涕”,在歌声中无法抑制泪水,反映出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悲伤,诗人通过音乐的力量与情感的宣泄,表达了对命运的哀叹。

最后一联“别后能相忆,东陵有故侯”,则是对未来的期盼与不舍,流露出对友人再次相聚的渴望,同时也隐含着对逝去岁月的追忆。这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充分展现了骆宾王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寂寥心事晚:夜晚的寂静中,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孤独的思绪。
  2. 摇落岁时秋: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令人更加感伤。
  3. 共此伤年发:与友人共同回忆过去,感叹年华的流逝。
  4. 相看惜去留:在离别时,彼此珍惜这段时光。
  5. 当歌应破涕:即使在歌声中,也难以抑制眼泪的流淌。
  6. 哀命返穷愁:对命运的哀叹,心中充满了愁苦。
  7. 别后能相忆:离别后仍能彼此想念。
  8. 东陵有故侯:希望在东陵再相聚,暗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次使用对仗手法,如“相看惜去留”与“当歌应破涕”。
  • 比喻:通过“摇落岁时秋”的意象,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情感结合,赋予秋天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怀念,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日:代表着离别、衰落和思念。
  • 泪水:象征着悲伤与不舍。
  • 东陵:象征着回忆与希望的聚集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寂寥心事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B

  2. “摇落岁时秋”中的“摇落”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落叶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3. 诗人希望在何处再相聚? A. 西山
    B. 东陵
    C. 南海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但其情感更加豪放与洒脱,而骆宾王的《秋日送别》则显得更为细腻与哀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骆宾王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