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尹大赴京》

时间: 2025-01-01 15:12:27

挂瓢余隐舜,负鼎尔干汤。

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

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

素书如可嗣,幽谷伫宾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日送尹大赴京
挂瓢余隐舜,负鼎尔干汤。
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
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
素书如可嗣,幽谷伫宾行。

白话文翻译:

在秋日的送别中,我想起了舜帝的隐居,想象着你肩负着重任前往京城。竹叶已经从酒樽中飘落,桃花的别离使得前路漫长。河流低沉,映衬着秋日的颜色,明月携着寒光降临。愿这素书可以传递我的心意,在幽谷中默默守望你的行程。

注释:

  • 挂瓢:指悬挂酒瓢,象征饮酒。
  • 隐舜:提到舜帝的隐居,表示高洁的品德。
  • 负鼎:承担重任,鼎在古代象征权力和责任。
  • :酒器,这里指饮酒的场合。
  • :明亮、清晰。
  • 素书:清白的书信,表示心意的传递。
  • 幽谷:指深山幽谷,象征隐秘和安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约619年-约684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才华横溢著称,诗风清新,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骆宾王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天,正值送别友人尹大赴京的时刻,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分别的惆怅。此时,唐代政治经济繁荣,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频繁,送别诗成为当时流行的诗歌题材。

诗歌鉴赏:

《秋日送尹大赴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金秋时节送别友人,诗中通过自然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和离别的伤感。首联以“挂瓢余隐舜”引入,意指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美好期许,隐喻着舜帝的高洁品德,象征着理想与志向。接下来的“负鼎尔干汤”则表现出对友人的重任之重,意在祝愿其在京城能够有所成就。

中间四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展现出送别的情景与季节的变迁,带有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素书如可嗣,幽谷伫宾行”更是渗透了诗人对友人浓厚的情谊,虽离别却愿意通过书信保持联系,隐喻着一种永久的关怀与思念。

这首诗的意象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兼具了对自然的观察与人情的细腻,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挂瓢余隐舜:诗人用“挂瓢”意象象征饮酒的情景,隐喻舜帝的隐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2. 负鼎尔干汤:承载重任的意象,显示出友人前往京城的使命感,期待其有所成就。
  3. 竹叶离樽满:竹叶飘落,酒樽已满,象征着离别的时刻,情感愈加浓烈。
  4. 桃花别路长:桃花的离去使得前路漫长,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人的思念。
  5. 低河耿秋色:秋天的河流显得低沉而明亮,映衬出秋日的宁静与忧伤。
  6. 落月抱寒光:明月的寒光映照出秋夜的清冷,增添了送别的伤感之情。
  7. 素书如可嗣:希望通过书信传达情感,表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8. 幽谷伫宾行:在幽静的山谷中默默守望,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长久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饮酒比作对友谊的寄托。
  • 拟人:落月如同人般抱着寒光,增强了意境的生动性。
  • 对仗:如“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深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惆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人生旅途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叶:象征清幽和雅致,反映友人间的高洁情谊。
  • 桃花:象征离别和美好,暗示友人未来的路途。
  • 秋色:代表时光流逝,带有伤感的情绪。
  • 落月:象征孤寂和思念,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厚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挂瓢余隐舜”中的“挂瓢”主要象征什么?

    • A. 饮酒的场景
    • B. 隐居的生活
    • C. 诗人的身份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主要表现了诗人的__情感。

  3. 判断题:诗中“素书如可嗣”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书信与友人保持联系。 (对/错)

答案:

  1. A
  2. 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与骆宾王的《秋日送尹大赴京》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诗较为豪放,更多展现了个体的壮志和豪情,而骆宾王的诗则细腻而婉约,展现了秋日的静谧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骆宾王生平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