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移根自远方,种得在僧房。
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抽茎高锡杖,引影到绳床。
只为能除疾,倾心向药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植物从远方移植到僧房的情景。六月时,这种植物的新花刚刚绽放,而春天的叶子已经长得茂盛。诗人把植物的茎抽得很高,仿佛用锡杖支撑着,影子投射到绳床上。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治愈疾病,诗人对药王(象征医学与药物的神灵)倾注了深厚的心意。
注释:
- 移根自远方:把植物的根从远处移植过来。
- 种得在僧房:种植在僧人的房间里。
- 六月花新吐:指六月时,植物的新花刚刚开放。
- 三春叶已长:春天的叶子已经长得很茂盛。
- 抽茎高锡杖:将茎拔得很高,像锡杖一样直立。
- 引影到绳床:植物的影子投射到绳床上。
- 倾心向药王:全心全意向治疗疾病的神灵(药王)祈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唐代诗人,以边塞诗和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豪放,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岑参在临洮的龙兴寺,反映了他对植物的观察与对健康的关切。唐代是一个重视道教与医学的时代,诗人通过植物的描写表达出对药王的崇敬与对健康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青木香的生长,隐喻了人们对健康与长寿的追求。诗人在僧房中观察植物,从远方移植的根,象征着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与珍视。六月的花朵与春天的叶子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植物生长的生命力与旺盛的姿态。此外,诗中“抽茎高锡杖”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植物的形态,也传达出诗人对于健康的渴望。最后以“倾心向药王”结尾,强调了寻求医疗与健康的主题,展现出一种质朴而又深刻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移根自远方:强调植物的迁移过程,暗示生命的延续。
- 种得在僧房:选择在僧人居住的地方,象征宁静与修行的环境。
- 六月花新吐:表现植物的生机与活力,传达出对生命的赞美。
- 三春叶已长:对比春天的生长与六月的繁茂,暗示时间的流逝。
- 抽茎高锡杖:高耸的茎象征着坚定的生命力。
- 引影到绳床:影子的投射象征着生活的细节与观察的深度。
- 只为能除疾:明确表达诗人对健康的追求与希望。
- 倾心向药王:展现出诗人对医疗的重视与对生命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植物的茎比作锡杖,形象生动。
- 对仗:如“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健康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仰,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与健康时的内心挣扎与求索。
意象分析:
- 青木香:象征药用植物,代表健康与生命。
- 僧房:象征宁静与修行的地方,强调精神追求。
- 药王:象征医学与疗愈的力量,寄托人们对健康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 A. 玫瑰
- B. 青木香
- C. 菊花
- D. 兰花
-
诗人向谁倾心以求健康?
- A. 观音
- B. 药王
- C. 文曲星
- D. 释迦牟尼
-
“抽茎高锡杖”中,锡杖象征什么?
- A. 寿命
- B. 力量
- C. 生命力
- D. 和平
答案:
- B. 青木香
- B. 药王
- C. 生命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更注重个人情感与静谧的环境。
- 李白的《庐山谣》: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豪情,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岑参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