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岳僧来共叹吁,风亭月榭已荒芜。
先生去世未十日,留伴高吟鹤亦徂。
白话文翻译:
南岳的僧人来到这里,一同感叹和叹息,曾经的风亭和月榭如今已是荒凉凋敝。先生去世还不到十天,曾陪伴他高声吟唱的白鹤也随之飞走了。
注释:
- 南岳僧:指来自南岳的僧人,南岳是指南岳衡山,以佛教文化闻名。
- 叹吁:叹息、感叹,表达对事物的惋惜。
- 风亭月榭:古代园林中供休息、观景的亭子,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与美好。
- 先生:指诗中提到的已故的高人或文人。
- 鹤亦徂:指伴随诗人高吟的白鹤也随之离去,象征着失去的友谊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若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抒情与咏物。其诗作多反映当时社会的变化与个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潘若冲失去一位与其志趣相投的朋友或老师之后,表现了对逝去文人雅士的怀念与哀伤。南岳的僧人前来相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死的感慨与哲思。
诗歌鉴赏:
《闻融与鹤相继而亡感赋绝句》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首句“南岳僧来共叹吁”,引入了一个外来的角色,突显了失去的普遍性,似乎每一个人都能为此感到惋惜。接下来的“风亭月榭已荒芜”,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荒凉感,进一步渲染了逝者离去后的空虚与孤寂。
“先生去世未十日”一句,直接点出逝者的短暂离世,令人感到时光的无情与不待人。最后一句“留伴高吟鹤亦徂”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也象征着逝去的友谊与美好。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生的喧嚣与死的寂静,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岳僧来共叹吁:南岳的僧人前来,与我一同叹息,暗示失去的共同感受。
- 风亭月榭已荒芜:曾经美好的景致如风亭月榭,现已荒凉,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 先生去世未十日:逝者去世的时间如此短暂,增强了失去的突兀感。
- 留伴高吟鹤亦徂:曾与诗人共吟的白鹤也随之离去,寓意诗人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增强了悲伤的情感。
- 象征:白鹤象征着高洁的友谊与理想,而其离去则是对逝者的哀悼。
- 拟人:将鹤与诗人的情感结合,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本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岳:代表着佛教文化的深厚与宁静。
- 风亭月榭:象征着人间的美好与和谐。
- 白鹤:象征着高洁、优雅的友谊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南岳僧”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僧人?
- A. 北岳
- B. 南岳
- C. 西岳
- D. 东岳
-
诗中提到的“风亭月榭”象征着什么?
- A. 荒凉
- B. 繁华
- C. 友谊
- D. 时间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与哀伤
- C. 期待
- D.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哀伤,但更多地体现了对家庭的牵挂。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在夜晚的孤寂中引发对过往的思考,但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