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阿驹七首》

时间: 2025-01-04 09:21:01

隔日犹能唤女兄,儿于孝友殆天成。

直须见汝莲花上,才得胸中一点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悼阿驹七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隔日犹能唤女兄,儿于孝友殆天成。
直须见汝莲花上,才得胸中一点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阿驹的深切怀念。诗人回忆起与阿驹的过往,感到悲痛。即使隔了一天,诗人仍能想起与阿驹的亲密关系,仿佛她的在世是理所当然的。而诗中提到的“莲花”意象,则象征着清净和美好的情感,诗人希望通过见到阿驹的美好形象,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丝平静。

注释:

  • 阿驹: 诗中指代的一个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具体背景未详。
  • 女兄: 指女性的兄弟,可能是对亲密朋友的称呼。
  • 孝友: 指对父母的孝顺和对朋友的友爱。
  • 莲花: 在中国文化中,莲花常象征纯洁、高洁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思庵,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悼阿驹七首》创作于诗人失去亲友或挚爱之后,表达了他对逝者的哀痛和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和生命的脆弱。

诗歌鉴赏:

《悼阿驹七首》是刘克庄对逝去朋友或亲人的深情悼念之作。通过对“女兄”的呼唤,诗人传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与怀念。诗中“隔日犹能唤女兄”的意象,展现了逝去的人在诗人心中的重要性,仿佛她的存在仍然影响着诗人的生活。

“儿于孝友殆天成”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伦理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家族与友情的价值。接下来的“直须见汝莲花上”,莲花象征着纯洁和美好的情感,诗人希望通过回忆与逝者的美好时光,得到内心的平静。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同身受,体现了人性中的柔软与脆弱。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上非常真挚,使用了许多细腻的描写,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诗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期盼与安慰,使整个悼念过程显得更加温暖而富有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隔日犹能唤女兄: 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即使过了一天,仍能想起与她的亲密关系。
  2. 儿于孝友殆天成: 指出对家庭和朋友的孝顺与友爱,强调这些情感是人之常情。
  3. 直须见汝莲花上: 希望见到逝者的美好形象,象征着对纯洁和美好情感的追求。
  4. 才得胸中一点平: 通过这样的美好回忆,诗人内心才能获得一点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莲花比作逝者的美好形象,象征纯洁与高尚。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抒情: 通过个人情感的展现,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怀念逝者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反映出诗人对家庭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失去后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 象征纯洁、美好与高洁情感,在诗中代表对逝者的美好回忆。
  • 女兄: 体现了亲密的人际关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隔日犹能唤女兄”中的“女兄”指的是? A. 姐姐
    B. 朋友
    C. 妹妹
    D. 亲人

  2. 诗中“莲花”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纯洁与美好
    C. 生命
    D. 背叛

  3. 诗人期望通过见到逝者的什么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A. 记忆
    B. 形象
    C. 亲情
    D. 友谊

答案:

  1. B. 朋友
  2. B. 纯洁与美好
  3. B. 形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克庄的《悼阿驹七首》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流露,而王维则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两首诗都描绘了对逝去关系的思念,但表达的方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刘克庄及其诗作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