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蓝六在延平》

时间: 2025-01-04 08:21:41

贫贱相知若吾友,取端於此能更求。

德性委蛇结绿佩,文章璨烂珊瑚钩。

与君千里共明月,思子一日如三秋。

愿学延平两龙剑,风波际会永同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怀蓝六在延平
——黄庭坚 〔宋代〕

贫贱相知若吾友,取端於此能更求。
德性委蛇结绿佩,文章璨烂珊瑚钩。
与君千里共明月,思子一日如三秋。
愿学延平两龙剑,风波际会永同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
贫穷和困境中相识的朋友,正如我与你的情谊,因这缘分而更加珍贵。
德行如同佩戴的绿玉,文章如同璀璨的珊瑚,彼此的才华与品德是值得追求的。
我愿意与你共享这千里明月,思念你一天仿佛经历了三秋的漫长。
希望能像延平的两把龙剑一样,在风波中相聚,永远游玩在一起。

注释

  • 贫贱相知:指在贫穷和困境中结交的朋友,表示友谊的真诚。
  • 德性委蛇:形容品德和性情的优雅和柔和。
  • 绿佩:指佩戴的玉器,象征美德。
  • 珊瑚钩:形容文章的华丽,像珊瑚一样光彩夺目。
  • 千里共明月: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有共赏明月之意。
  • 三秋:形容思念的漫长,三秋代表了很长的时间。
  • 延平:指的是延平郡,可能与历史名将有关,象征着英雄气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江西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黄庭坚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书法著称,尤其擅长词与诗,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与友人蓝六在延平的相聚时,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与友谊的珍视,反映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寄怀蓝六在延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传达出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与珍重。诗的开头以“贫贱相知若吾友”引入,强调了真正的友谊是在困境中建立的,这种情谊更显珍贵。接下来的句子中,黄庭坚通过“德性委蛇结绿佩,文章璨烂珊瑚钩”展示了自己对朋友品德和才华的钦佩,表达出一种理想化的友谊观。

“与君千里共明月,思子一日如三秋”句中,借用明月的意象,展现出即使身处千里之外,心灵的共鸣依然存在。思念的深度被比喻为“一日如三秋”,让人感受到朋友间情感的深厚。最后一句“愿学延平两龙剑,风波际会永同游”则传达了作者渴望与朋友并肩同行、共同经历风雨的希望,象征着志同道合的友谊。

整首诗在抒情中兼具理想,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未来共同生活的期待,体现了黄庭坚作为一个文人的情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贫贱相知若吾友:在贫穷与困境中结识的朋友,正如我与你的友谊一样。
  2. 取端於此能更求:因这种缘分,才让我能够更加渴望追求更高的境界。
  3. 德性委蛇结绿佩:品德和性情如同佩戴的美玉,彰显出高尚的品质。
  4. 文章璨烂珊瑚钩:文章如同华丽的珊瑚,闪耀着耀眼的光彩。
  5. 与君千里共明月:愿与你共同欣赏千里之外的明月。
  6. 思子一日如三秋:思念你一天,仿佛过了三个秋天那么漫长。
  7. 愿学延平两龙剑:希望能够学习延平的两把龙剑那样的勇气与豪情。
  8. 风波际会永同游:在风波中相聚,永远一起游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思子一日如三秋”,通过比喻表达思念之深。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整齐,韵律感强,增强了诗的美感。
  • 夸张:如“思子一日如三秋”,夸张了思念的时间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真挚的情感为核心,表达了在逆境中建立的友谊之珍贵,以及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作者通过对友谊的深切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思,强调了心灵相通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常用来表达情感的寄托。
  • 龙剑:象征勇气与力量,代表着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贫贱相知”意指什么?

    • A. 朋友关系建立在物质基础上
    • B. 在贫穷中结识的朋友关系
    • C. 只在富贵时结交的朋友
  2. “思子一日如三秋”的意思是?

    • A. 思念一天感觉短暂
    • B. 思念一天如同三年
    • C. 思念一天如同三秋那么漫长
  3.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对金钱的追求
    • B. 友谊与思念
    • C.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赠友人》——杜甫

诗词对比

  1.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历史回忆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2. 《赠友人》:描绘了友情的温暖与生活的艰辛,情感更加直接且饱满。

参考资料

  1. 《黄庭坚诗文集》
  2. 《宋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