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重到西冷》
时间: 2025-01-17 10:11: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到西冷,记芳园载酒,画船横笛。
水曲芙蓉,渚边鸥鹭,依依似曾相识。
年芳易失。段桥几换垂杨色。
谩自惜。愁损庾郎,霜点鬓华白。
残蛩露草,怨蝶寒花,转眼西风,又成陈迹。
叹如今才消量减,尊前孤负醉吟笔。
欲寄远情秋水隔。旧游空在,
凭高望极斜阳,乱山浮紫,暮云凝碧。
白话文翻译:
重回西冷,回忆起芳园里载酒的时光,画船上吹着横笛。
水边的芙蓉花,沙洲边的鸥鹭,恍若似曾相识。
年华易逝,段桥的垂杨已经几度更换颜色。
徒然自惜。愁苦的是庾郎,鬓发已霜白。
残蛩在露草上吟唱,怨恨着寒花的蝴蝶,转眼间西风来临,往事已成陈迹。
叹息如今才感到酒量消减,酒杯前孤独地辜负了醉吟的时光。
想要寄托远方的情意却被秋水隔断。旧地游踪空留,
我凭高望去,斜阳西下,山峦浮现紫色,暮云凝聚如碧。
注释:
- 西冷:指西湖的西面,风景优美之地。
- 芳园:指花香四溢的园子。
- 段桥:桥的名称,常与美丽景色相联系。
- 庾郎:指庾信,古代诗人,以才华出众而闻名。
- 霜点鬓华白:形容头发因年纪增长而变白。
- 残蛩:残余的秋天的蟋蟀。
- 醉吟笔:指在酒醉时写的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密,字穆和,号梅溪,宋代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重游西湖之际,心中涌起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对青春流逝、旧游回忆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秋霁·重到西冷》是一首充满秋意与怀旧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重游西湖的场景,展现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开篇便以“重到西冷”引入,既有地理的再现,也蕴含了情感的回归。诗中描绘的画船、横笛、芙蓉以及鸥鹭等意象,均渗透着一股悠然自得的氛围,恍若在细腻的画卷中静静流淌。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的情感逐渐沉重,年华易逝的无奈与对庾郎的惆怅交织在一起。通过“霜点鬓华白”的描写,诗人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青春逝去的忧伤。后半部分则以“欲寄远情秋水隔”表达了对远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结尾处的“凭高望极斜阳,乱山浮紫,暮云凝碧”,将整首词的意境推向高潮,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西湖的美丽与诗人心境的复杂交织。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思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留下了深邃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到西冷,记芳园载酒,画船横笛:重游西湖,回忆起曾经在芳园中饮酒,画船上有人吹笛的场景。
- 水曲芙蓉,渚边鸥鹭,依依似曾相识:水面上摇曳的芙蓉花,沙洲边的鸥鹭,恍若曾经相识。
- 年芳易失。段桥几换垂杨色:年华易逝,段桥的垂杨经过几次更换颜色。
- 谩自惜。愁损庾郎,霜点鬓华白:徒然自怜,愁苦的是庾郎,鬓发因岁月变白。
- 残蛩露草,怨蝶寒花,转眼西风,又成陈迹:残余的蟋蟀在露草上鸣叫,怨恨寒花的蝴蝶,转眼西风来临,往事已成过去。
- 叹如今才消量减,尊前孤负醉吟笔:叹息如今酒量已减,酒杯前辜负了醉吟的时光。
- 欲寄远情秋水隔:想要寄托远方的情感,却被秋水隔断。
- 旧游空在,凭高望极斜阳,乱山浮紫,暮云凝碧:旧游的记忆仍在,站在高处眺望斜阳,远山浮现紫色,暮云凝聚如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斜阳”和“暮云”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色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 对仗:如“段桥几换垂杨色”,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怀旧的情怀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冷: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寄托。
- 芳园:代表青春与欢乐的时光。
- 霜点鬓华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庾郎”指的是谁?
- A. 庾信
- B. 李白
- C. 杜甫
-
诗中“重到西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与怀念
- B. 喜悦与欢庆
- C. 平静与安宁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追求
- B. 对青春流逝的感叹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主题更为广泛。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