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辛未仲春,归宁有日,留别璞斋夫子》
时间: 2025-01-04 06:44: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辛未仲春,归宁有日,留别璞斋夫子
作者: 邓瑜 〔清代〕
如此江山,归帆里子规声急。
才赋就原泉淇水,暂时轻别。
剧饮莫和春醒醉,订期好数轮圆缺。
只声声珍重不多言,心如结。
蘼芜外,灵妃瑟。
杨柳畔,桓伊笛。
总一般滋味,百般情结。
摺叠衣裳防冷暖,殷勤笔砚传消息。
但书来两地说加餐。
长相忆。
白话文翻译
这片江山,归航的帆影中传来急促的杜鹃声。
刚刚作诗便赋予了泉水与淇水,暂时轻轻别离。
痛快地饮酒可别和春天的醉意相争,约定好数次的圆缺。
只是一声声的珍重不多说,心中却如同结了个结。
在蘼芜的外面,灵妃的瑟声响起。
在杨柳的旁边,桓伊的笛声悠扬。
总是一般的滋味,各种各样的情结。
叠好衣裳以防冷暖,殷切地用笔砚传递消息。
只希望书信能在两地之间说说加餐。
长久地相思。
注释
- 子规:即杜鹃鸟,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悲伤。
- 酌饮:痛快地饮酒。
- 珍重:表示惜别之情,重视彼此的情谊。
- 蘼芜:一种植物,通常生长在水边,有悲凉的意象。
- 灵妃:传说中的音乐女神,象征着美好与柔情。
- 桓伊:指桓伊的笛声,传达出悠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邓瑜,清代诗人,才华横溢,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辛未年春天,作者在归宁之际,留下与璞斋夫子的告别。情感交织在离别的时刻,既有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满江红》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诗的开头通过“归帆里子规声急”引入离别的主题,子规声的急促仿佛在催促着离别的时光,表现出一种急迫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才赋就原泉淇水”,暗示着在这美好的江山中,诗人的灵感如泉水般涌现,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使得离别的愁绪更为沉重。
在离别的时刻,诗人劝诫自己“剧饮莫和春醒醉”,表明对酒的态度,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反复提到“珍重”,显示出对友谊的珍视和不舍之情。
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蘼芜外,灵妃瑟”和“杨柳畔,桓伊笛”,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而“摺叠衣裳防冷暖,殷勤笔砚传消息”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传递着深厚的情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如此江山,归帆里子规声急:描绘离别时的江山美景,杜鹃声急促,衬托出离别的紧迫感。
- 才赋就原泉淇水,暂时轻别:刚赋诗于江水之旁,表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剧饮莫和春醒醉:劝诫自己在离别时要痛快饮酒,不要沉醉于春天的醉意。
- 订期好数轮圆缺:约定重聚的时刻,暗示着离别并非永别。
- 只声声珍重不多言,心如结:尽管言语不多,但心中情感如同紧紧结在一起。
- 蘼芜外,灵妃瑟:描绘出自然的美景,灵妃的瑟声增添了离别的柔情。
- 杨柳畔,桓伊笛:继续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音乐声渗透着离别的情感。
- 总一般滋味,百般情结:无论是美景还是情感,皆充满了复杂的滋味与情结。
- 摺叠衣裳防冷暖,殷勤笔砚传消息:细致入微地关心友人,体现深厚的情谊。
- 但书来两地说加餐,长相忆:希望书信能够传递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江山与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意象。
- 对仗:如“蘼芜外,灵妃瑟”与“杨柳畔,桓伊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自然景象传递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友谊,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展示了离别的感伤与情谊的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着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 子规:象征离别与思念。
- 灵妃瑟、桓伊笛:代表音乐与美好的情感。
- 衣裳:象征关心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 A) 麻雀
- B) 杜鹃
- C) 黄鹂
-
“剧饮莫和春醒醉”的意思是什么?
- A) 喝酒时要欢快
- B) 不要过于醉酒
- C) 喝酒要节制
-
在诗中,诗人希望能通过什么传递消息?
- A) 书信
- B) 口信
- C) 电报
答案:
- B) 杜鹃
- B) 不要过于醉酒
- A) 书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邓瑜《满江红》: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但李白侧重于孤独的思考,而邓瑜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情感的丰富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