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泉》
时间: 2025-01-01 15:26: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君看此廉泉,五色烂摩尼。廉者为我廉,我以此名为。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谁为柳宗元,孰是吴隐之。渔父足岂洁,许由耳何淄。纷然立名字,此水了不知。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朅来廉泉上,捋须看鬓眉。好在水中人,到处相娱嬉。
白话文翻译
水的性质本来就清澈,如果不清澈,可能是受到搅动。你看这泉水,五彩缤纷如摩尼宝珠。清廉的本质在于我自己,我因此称之为“廉”。有了廉才有贪,有智慧才会有痴愚。谁是柳宗元,谁是吴隐之?渔夫的生活岂能算得干净,许由又何必在意其污浊。纷纷扰扰地立下各种名号,这水又不知道这些。毁誉有时会消散,但真正的无尽是难以知晓的。最近来到廉泉之上,轻抚须发,观望自己。乐在水中的人,到处都在嬉戏。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性:水的性质。
- 廉泉:象征清白和正直的泉水。
- 摩尼:摩尼宝珠,象征美好和珍贵的东西。
- 廉:清白、正直。
- 贪、慧、痴:贪欲、智慧、愚痴。
-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以清白著称。
- 吴隐之:隐士,代表清高。
- 渔父:渔夫,象征淡泊名利。
- 许由:古代隐士,不在意世俗事物。
典故解析
- 柳宗元与吴隐之:二人均为古代文人,追求清白与隐逸生活。诗中提及,意在探讨道德与名誉的关系。
- 许由:传说中的隐士,选择远离政治与名利,强调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我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廉泉》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人生低谷。诗中反映出他对清白、廉洁的思考,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廉泉》是苏轼在黄州时期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对泉水的描绘,隐喻清白、正直的品格。诗的开头提到水的性质清澈,暗示清白的内涵,接着以五色的摩尼宝珠形象化清廉的美好。诗中不断提及“廉”与“贪”的对立,反映了人性中复杂的道德观。
在接下来的部分,苏轼引用柳宗元和吴隐之,强调清白的品德,同时也指出渔父和许由的生活态度,显示出对名利的无所谓。最后,诗人自嘲地捋须观眉,体现出一种超然的自我审视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既有对道德的思考,也有对命运的无奈,展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清明,同时也透出一种对世俗的淡漠。诗歌不仅反映了苏轼的个性,也展现了北宋文人的风骨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水的性质本身就清澈,如果不清,就可能是被搅动了。
- 君看此廉泉,五色烂摩尼:你看这清泉,五彩斑斓,像摩尼宝珠一样美丽。
- 廉者为我廉,我以此名为:清白是我自己的品德,因此我称它为“廉”。
- 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有了清白就会有贪婪,有智慧就会有愚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比作摩尼,象征清白与美好。
- 对仗:如“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泉水似乎能“知道”世俗名利,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中主要探讨了“廉”与“贪”、“慧”与“痴”的对立关系,表达了作者对清白品德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通过泉水的象征,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清白与纯洁。
- 廉泉:代表正直与道德。
- 摩尼:透出美好与珍贵的象征。
- 渔父与许由:象征隐逸与淡泊名利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廉泉》中提到的“摩尼”象征什么?
- A. 清白
- B. 珍贵
- C. 智慧
-
“有廉则有贪”的意思是?
- A. 清白与贪婪是对立的
- B. 清白与贪婪是相互依存的
- C. 贪婪是不可避免的
-
诗中提到的“柳宗元”与“吴隐之”代表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追求清白的文人
- C. 反对世俗的隐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李白的《将进酒》:对世俗的超脱与豪放。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追求内心的宁静,但苏轼更关注社会的复杂性,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隐逸生活的理想化。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